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理财 > >
日本贬值经济学的暗逻辑:海外制造业回迁

时间:2022-12-11 09:02:23    来源:腾讯网

一.日元大幅贬值后反弹

10月下旬以来,随着美国通胀回落、美联储放缓加息预期升温,日元兑美元有所升值,从10月中旬的150的32年历史低位一路升值至12月7日的136.6,但与一年前相比仍相当疲软,当时是1美元兑113日元。


(资料图)

就在日元升值的同时,全球贸易前景迅速恶化,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最新预测,2023年的全球商品贸易额增长将放缓至1%,远低于此前预计的3.4%。

此前被动贬值的日元会不会重回竞争性贬值轨道?

二.日元为何反弹?

今年以来日元大幅贬值原因有二。

1.美日利差推动,美联储开启史诗级加息进程的同时,日本央行依然我行我素继续躺平“疯狂印钞”,日美利差走阔吸引资金外流导致日元贬值。

2.能源危机背景下能源价格的大幅攀升。按照常理,日元贬值有利于出口,但日本作为岛国,能源严重依赖进口,进口额增速飙升抵消了汇率贬值带来的出口利好。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连续15个月出现贸易逆差,10月贸易逆差达2.16万亿日元(约合150亿美元),创下1979年有可比统计以来新高,国际收支恶化打压日元。

此外,能源进口价格飙升也给日本带来了输入性通胀,使日本经济承压。

10月日本不包括生鲜食品的消费者价格(CPI)同比上涨3.6%,创40年新高,而进一步去除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指数同比仅上涨了2.5%,为典型的输入性通胀。

输入型通胀不同于日本期盼的由薪资上涨驱动的“好通胀”,食品、能源价格上涨,将侵蚀消费者本就疲弱的消费力,导致内需进一步下降。

这体现在三季度日本GDP意外陷入萎缩,个人消费第三季度环比仅增长0.3%,远低于二季度的1.2%,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基本面恶化也对日元构成冲击。

但目前形势已经有所变化,首先美联储表明将减缓加息步伐,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4.2%回落至目前的3.4%,利差缩窄推动日元反弹。

此外,全球衰退阴云笼罩下,能源价格也开始回落,美油WTI一度失守72美元,国际布伦特一度失守77美元,均跌至去年12月来的近一年新低,商品价格逆转的同时,美元指数也持续下跌,贸易条件较之前改善,日元贬值压力自然趋弱。

三.重回竞争性贬值

虽然日元升值减轻了日本进口能源的压力,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日本政府或乐于维持日元在低位。

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资产泡沫破裂起就一直遭受低增长、通缩的困扰,日本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问题也使得日本居民消费能力平平。

国内市场增长乏力的背景下,要提振经济唯一的出路就是寻求外部市场,而日元贬值就成了拉动经济最直接的抓手,若日本出口能再次快速增长,将很大程度上弥补内需的低迷。

从历史走势来看,日元走势与日本出口具有较强的相关性。1980年代日本制造正是凭借日元被低估的优势,在钢铁、纺织、汽车、半导体行业强势崛起,累积了巨额贸易盈余。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短短三年时间日元兑美元升值了86.1%,给日本企业带来了巨大成本压力,被迫将制造业产能向海外转移,日本货物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也自1986年见顶回落,日本制造就此进入衰退。

若日元汇率维持低位,过去因为日元大幅升值迁出日本的产能就有可能迁回日本,给日本出口乃至经济带来起色。

据外媒报道,近期日产汽车财务总监史蒂芬马就表示,以150日元兑1美元计算,在日本生产要比美国生产更便宜,而在过去,在日本生产会比在美国生产更贵,如果日元继续疲软,可能将生产转移回日本。

实际上,在能源危机没有出现前,日本政府就一直希望打压日元,在2013年美联储开启Taper和加息周期时,日本就曾推动日元竞争性贬值,2013年至2015年日元兑美元从85升至123,贬值幅度达45%。

受日元大幅贬值提振,商品贸易差额出现趋势性上升,但2015年日元作为“避险货币”被买进出现大幅升值,日本贸易差额又重回下行轨道。

当前能源价格已经显著回落,很大程度上缓和了日本输入型通胀的问题,在全球经济衰退阴云笼罩的背景下,日本政府或顺势维持日元在低位,以支撑日本贸易并吸引日企回迁。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长低迷的背景下,日元贬值或引起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的竞争性贬值,以抢夺仅有的蛋糕。

2013年日元竞争性贬值时,韩元、新加坡元、泰铢均出现贬值势头。

此外,若明年全球真的步入衰退,日元作为“避险货币”或面临升值压力,仅靠贬值来拉动贸易、促进日企回流终究只有短期效果,并非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