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钱和保险的话题,我写过几篇文章,反响都挺好。看来大家和我一样,对于保险和钱的关系,都比较感兴趣。
比如《从谈钱的角度切入保险》。这篇文章是一年前写的,但是直到现在,后台还会提示每天有新用户在阅读,在付费求课件。
(资料图)
还有前两天写的《钱的4个缺点》。这篇文章在多个自媒体平台反响都挺好,浏览辆、点赞量,数据都比往常好看。
那今天咱们继续聊一聊「钱」这个话题,聊一聊钱和保险的各种关系。
现实中有很多消费者,听到「保险」两个字就害怕,这种对保险的恐惧,甚至都成了下意识的行为。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说白了,还是对保险了解不多。保险行业有句经典真理:所有拒绝保险的,都是因为不了解。因为了解保险的,一定会买保险。
其实保险的本质是在做交换,用现在交的一部分钱,换取将来更多的钱。当然了,保险公司给钱也是有条件的,而且还存在一定的概率。
保险公司只在真正需要用钱的时候,才会把这笔钱给到。什么时候才会常真正用到钱?遭遇意外风险、罹患大病,孩子上学结婚,以及自己养老的时候。
所以有些人他看不透这保险的交换本质,认为保费是自己单方面的投入,而且这个钱交到保险公司,流动性又不好,不像银行那样随时可以取得出来,就觉得不需要、不用急、以后再说...
其实保险就是你交到保险公司胡钱,只不过它在不同的状态下,会有不一样的名字,而且能让你拿到的,是不一样的份额。
买了份重疾险,后来罹患了重疾,那么交到保险公司的这笔钱,就变成了重疾理赔金。他会比交的保费,要多很多很多。
买了份住院医疗,后来住院了,那么交到保险公司的这笔钱,就变成了你在医院所有的花费。没有这份医疗保险,花在医院里的钱不见得能全部拿回来。
买了份年金险,将来退休养老,那么交到保险公司的这笔钱,就变成了按年/月按时给付的养老金。而且活到什么时候,这笔钱保险公司就发到什么时候。
买了份寿险,将来万一不在,那么交到保险公司的这笔钱,就变成了给到家人补贴家用的生活费。人虽然不在了,但是保险金会顶上来,延续自己的责任。
我们觉得未来很多事情不确定,就及早规划一份保险,发生什么样的风险就领什么样的钱。只不过因为遭遇了一些事,换了个名字而已。多数情况下,出事了从保险公司拿到的钱,比保费要多上很多的。
作为保险销售,给客户讲解保险时,最好场景化的去讲交换。就是每年交到保险公司的钱,将来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如何的给到自己,给到多少?
打通交换的这个理念,客户才会去衡量,这份保险自己到底是不是将来用得上,是不是很划算,是不是现在就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