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每个产品都有它独特的使命。
今天聊聊增额终身寿。
一是纪念逝去。因为在遗产税设立之前,它不会再有今日如此辉煌。
(相关资料图)
二是迎接明天。因为增额终身寿回归初心,真正的它即将登场。
一、增额终身寿产品简述
兼具寿险保单的避债、代际传承,和年金险的现金流功能的增额终身寿险,凭借“高现价、加减保、有效保额每年增长3.5%”三种武器,成为了加强版的零钱理财通。
增额终身寿的产品形态如下图:
由于初始身故保额低,保费不用在身故保额上过多投,增额终身寿能以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大的基数,完成现价对累计保费的超越(第6个保单年度)。
年金险、传统寿险则为第17年、第23年。
增额终身寿完成了在速度上的碾压。
相较于年金险,增额终身寿的减保没有年龄限制,不用等到年金险要求的60岁,更自由地支配保单。
同时增额终身寿现价高,导致支配金额的上限远大于年金险。
相较于传统寿险,增额终身寿的身故保额越来越大,并在第43个保单年度(73岁)超过传统寿险。
另外,当身故保额过高时,保司一般会要求被保险人做体检,例如传统寿险的身故保额超过300w时,被保险人的身体不能有大毛病,不然身故保额杠杆也太高了。
但增额终身寿有时可以规避这个“体检”,例如选择保额200w的,通过每年3.5%的增长,等待12年,身故保额便稳稳到达300w。
三款网红产品
这样的产品设计,注定了增额终身寿的主流玩法不是在传承、避债上面做文章,而是力争成为“更有效率的现金流管理工具”。
利率下行时,投保人以“加保”的方式,增加的基本保额每年享受3.5%的增长。
利率上调时,通过减保的方式,将钱“取”出来。
这样的市场行为,导致四个问题,甚至形成劣币驱逐良币,即头部保司被迫也这样玩,用实质上的“短期产品”获得市场份额,饮鸩止渴。
有人会说,这样对消费者不是很好吗?
不能这样想。尽管长险短做、利差损、高流动性等对消费者短期不错,但这是以损害整个保险市场为前提的。
二、产品发展
增额终身寿并非一面世便获得市场青睐的。
从它2013年出现,它一直被4.025的年金险压制。直到2019年,年金险的评估利率被下调至3.5%——和增额终身寿统一水平后,增额终身寿才迎来大发展。
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靠走偏路火起来的增额终身寿,保费规模起来后,很快就引起了监管的注意。
三、监管动作
银保监会先后四次,对增额终身寿进行规范。
监管的主要关注点集中在长险短做、加减保引发的变相理财、定价利率与保额增速矛盾、销售误导等危害行业的行为。
监管力度迅速升级。从最初宽泛性地要求整改,转化为今日严肃的“立刻停止、专项整改、全面排查”,增额终身寿的“零钱理财通”式的打法已成昨日黄花。
至此,凭借“高现价、加减保、有效保额每年增长3.5%”三种武器吸收保费的增额终身寿险,其市场玩法可能要回归初心、专注于终身寿险的身故保障、财富传承、避债了。
四、体会
每个事物都是伴随着一定的任务而存在的。
往高了说,就是都有各自的使命。这个使命,是社会赋予的。
违背了,就会被制裁。
顺应了,就会得到认可和发展。
例如,增额终身寿。它的使命就是帮助人们实现财富的代际安全传承,但是此时它的这项功能已经丧失了,让步于短期的理财,凭借那些长期产品才有的利率优势条件,涉足短期理财市场,同时拉着保险行业主体头部公司、银行/基金一起卷——
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此预测下,由于增额终身寿是保司长险保费主力,也是出百万大单的产品。现在被限制了,保司一定会寻找另一个“可堪大用”的产品。
那么下一个贡献长期保费的产品,会是哪个呢?
Impossible is Nothing,毕竟,日本都能将德国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