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会更新 300 打新增强、500 打新增强组合吗?”,最近有好几位读者来问。
(相关资料图)
早年,我在且慢上做过几个通过打新增强收益的 300 和 500 指数基金组合,喜欢的读者还不少。但进入 2022 年,的确我很少再提这个策略,而是更多关注指数增强基金。
这里,也于诸位分享一下我对打新增强策略的看法。
打新增强盛宴不再
打新的盛宴,已经伴随 2021 年 9 月的新股询价新规,而成为了过去式。
对于这一点,如果你有关注或者亲自参与打新,应该会有直观的感受。
更合理的新股定价,意味着更小的二级市场涨幅,也意味着基金通过打新可以实现的无风险增厚收益被压缩。
下表,是兴业证券 11 月 1 日发布的研报《询价新规落地一年后,打新收益几何?》中的一张图,可以看到这些年新股上市破发的惨烈程度在加剧,暴涨的空间被压缩,2022 年前三季度的首日平均涨跌幅相比 2021 年更是雪崩。
正因此,基金能够实现的打新收益率也是快速萎缩,依然是兴业证券的统计:2022 年一季度的打新贡献中位数为 0.34%,二季度为 0.48%,三季度为 0.55%。
每月跟踪打新收益的华安证券,在 10 月最新跟踪报告中估计,按照最优 (情景 4) 来看,2 亿元资金的 2022 年前 10 个月的打新收益率是 3.58%。
要知道,去年 12 月 27 日发布的跟踪报告中,同样 2 亿元资金的最优情况收益率是 14.4%,缩水之厉害,可见一斑。
请注意,以上预测都是在 2 亿元这个规模经济的体量之下,且按照最理想近乎未卜先知的前提下的 (实际做不到) 收益率,实际筛选基金并持有可以获得的收益,恐怕是更将缩减。
所以,观察指数基金的实际收益,更具实战意义。
三十五打新超额不易
笔者提取了所有沪深 300、中证 500 和中证 1000 的指数基金,并按照去年末、今年一二三季度末四个节点平均规模在 1.5 亿元至 5 亿元之间过滤出 “打新规模适宜” 的基金,并将他们 2022 年截至 11 月 1 日的 YTD 收益中位值与三个对应的大规模标杆 ETF (沪深 300:510300,中证 500:510500,中证 1000:512100) 的同期收益对比,可以看到:
“三五十” 这三个指数的被动指数基金中位值相较标杆 ETF,都是有超额收益的。但这个超额收益,实在是有限,连 2 个百分点都达不到。
如果你追求的就是指数收益,那么在跟踪误差极小的情况下,指数基金赚这么 1-2 个点的超额收益也是好的,性价比也不低。
但对于笔者这样希望用 “三五十” 跑赢偏股基金的,显然这点超额就不够了。
是的,靠 “打新” 这样 “取巧” 的法子赚超额收益,虽然可以享受时代的红利,但注定是不可持久的,就像当年对折的封基,防御性极强的分级 A 一样。
所以,赚超额,还是得靠指数增强基金。
之前,推送过一篇《
“老实流” 指数增强基金优选清单 2022-11
》,在做指数增强基金筛选时,考虑的是收益和跟踪误差这两个指标,不再考虑规模。
指数增强的收益陷阱
之所以放弃规模,不仅是在于放弃对打新收益率的追逐,更在于警惕小规模指数增强基金的 “收益陷阱”。
是的,一个指数增强基金,到底赚的是打新增强的收益,还是真正选股增强上有一套,在 2022 年之前,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 从实用主义角度,反正有钱赚,也不那么在乎是打新赚的还是选股增强赚的。
但是在 2022 年的当下,这个问题就要计较了。而打新收益率的递减,也让许多指数增强基金的 “底裤” 漏出来了。
下表是分规模对比 2022 年截至 11 月 1 日指数和指数增强的收益,迷你指的是 1.5 亿元以下,规模适宜指的是 1.5 亿元到 5 亿元规模的,请注意看红框突出的部分,在打新最适宜的规模下,指数增强和普通指数基金的收益中位值竟然相若,可以认为剔除打新近乎颗粒无收 —— 同样是中证 500 指数,反而是在 5 亿元以上和 50 亿元以上的规模下,指数增强基金相较传统指数基金能再有一定的超额收益。
或许,中证 500 指数增强基金中,规模较大的才是真正经过市场考验基民认可的那些,才能在复杂的市场中应对自如,进一步产生超额收益。
正因此,在筛选指数增强基金时,我更在乎跟踪误差,而不是规模。
也正因此,单纯的打新增强指数投资策略,我也不再执行,未来将更依赖绩优指数增强基金来获取超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