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强势反弹,布局机会来了吗?11月,恒指全月涨幅26.62%,恒生科技全月上涨33.15%,恒生地产建筑指数全月上涨34.68%,远远跑赢A股各大指数,表现非常亮眼。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2年11月30日。
(资料图片)
经历了几年的下跌,港股市场正在逐渐回暖。无论是从公司层面,资金从面,还是外部环境层面,港股反弹的有利因素正逐步叠加。
其一:
港股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处于低估的,属于价值洼地。在经过大幅下跌后,当前港股估值已经跌至历史较低位置。截至11月30日,恒生指数PE(市盈率)是8.95倍,处于历史分位点9.39%,PB(市净率)0.9倍,处于分位点1.31%。
与此同时,A+H两地上市的公司,具有明显的溢价。截至10月31日,AH溢价指数报156.06点,处于历史高点,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出,港股处于估值较低。
其二:
港股巨大的估值优势,吸引了全球的投资者的注意。数据显示,尽管港股在去年表现不佳,但是吸引了639.4亿美元的海外ETF和主动型基金的流入,几乎是2020年流入规模的3倍。
内资方面,今年以来从大陆流向港股的南向资金净流入超过3100亿元人民币,而从香港流入A股的北向资金只有365亿,资金的流向,体现了投资者对于港股估值优势认可。甚至国外著名资管机构等也频繁抄底中国互联网巨头,他们的决策足以说明对港股充满信信心。
其三:
港股当前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正在改善。10月19日,港交所刊发有关特专科技公司新上市规则的咨询文件,希望以此改善当下老化的上市公司结构,从而提升港股盈利能力,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加入。
更重要的是,美联储加息或已接近尾声,稳增长政策发力,港股互联网科技公司等业绩的改善,都能进一步促进港股的恢复。
浙商沪港深混合基金经理贾腾在三季报中表示,过去的一个季度港股市场正在经历经济基本面、海外流动性和地缘担忧的三杀局面,市场情绪较为脆弱。但如前所述,资产价格的回调就是风险最大的释放,港股的赔率进一步大幅提升,经济基本面的回升在政策的发力下也值得期待,倘若通胀压力有所缓和加息步伐有所放缓,beta有望扭转颓势。
个股选择上我们主要精选在外部环境极其不利的时候展现很强经营韧性或行业供给格局显著优化的公司,左侧布局市场交易价格已经显著低于内在价值的公司。投资策略上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坚持偏向价值的投资风格,组合投资标的兼顾“物美”与“价廉”,力求在长跑中取胜。
浙商沪港深基金作为紧跟港股市场的基金,在港股震荡的走势中,仍获得超额收益35.25%(成立以来涨幅为9.18%,同期基准为-26.07%),同期恒生指数为-35.02%。浙商沪港深11月单月复权单位净值反弹21.72%(10月31日净值为0.8085,11月30日净值为0.9841),同期基准为19.59%。
数据来源:海通证券、wind,截至2022年11月30日,已经托管行复核。
浙商沪港深精选混合A基金成立于2019年06月27日,根据产品定期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前三季度净值增长表现/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14.83%( 0.08%)、51.13% (-1.97%)、-15.20%(-10.36%)、-30.75%(-20.00%)。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恒生指数收益率×75%+人民币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25%。注:文中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11月30日
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人工智能投资存在固有缺陷,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基金运用人工智能投资的风险收益特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于将资金作为存款存放在银行或者存款类金融机构,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材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