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理财 > >
基金公司内部人士推荐的基金,可以买吗?

时间:2022-12-05 08:16:43    来源:腾讯网

“我同学 / 朋友在基金公司做事,不过不是管投资的,他们推荐的基金能参考么”,时不时有人来问这个问题。

虽然这年头,有朋友在基金公司上班,远不如有亲友在银行上班那么常见,但在一些特定学校 / 专业,倒也容易是高频事件。

内部人的信息优势


(资料图)

对于在基金公司上班的人拥有 “信息优势”,这一点我毫不怀疑。

甚至,都不需要是注册为 “基金从业人员”,哪怕是基金公司的扫地阿姨、前台行政,其实相比普通基民,都有着相当的 “信息优势”。

别的不说,一家基金公司投研人员是不是稳定,员工是不是有干劲,哪个基金经理在公司内受认同,哪个基金经理来得早走得晚比较勤奋或者 365 天全国飞,这些问题一个哪怕是在基金公司底层工作的员工,往往也会多多少少有直观的感受。

对于有强大分析能力的外部研究者,比如媒体记者,比如基金分析师,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一手信息,可以与许多的外部信息相互佐证 —— 尤其是在多家基金公司、多位基金经理的横向对比之时。

信息优势≠赚钱

但是,我首先要泼一盆冷水:信息优势,并不意味着赚钱

基于传统的资产组合理论,我们对于买基金赚钱,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赚钱,九成靠大势(资产配置,股或债或商品),剩下一成才是个人奋斗(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

这个问题上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基金经理老鼠仓,结果遇上熊市最后还亏钱。

玩老鼠仓的基金经理在掌握了买卖信息这么核心的数据依然不能保证赚钱,更何况只是通过亲友了解一些皮毛的你呢?

而且现在基金公司,哪怕是基金经理,绝大多数对于择时,甚至对于板块轮动都未必擅长,哪怕是他们诚心推荐,都未必能踏准市场脉搏,更不要说非投资岗位的普通从业者了。

所以,哪怕你在基金公司任职的亲友,给你推荐了一个基金,也不能保证赚钱。

超额收益可期

当然,话分两头说。

虽然内部人士的选基眼光,不能保证赚钱,但如果从相对超额收益角度,还是值得期待的。

当然,这里说的,不是单个人员的推荐,而是一家基金公司内部从业人员,真金白银购买自家基金的数据,是有参考意义的。

招商证券在今年 6 月发布了一份研报《基金公司员工自购越多,基金业绩表现越佳?》,对此问题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最核心的结论如下:

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被基金公司员工自购的主动权益基金年度收益率 / Jensen 表现更佳;且员工自购比例越高,年度收益率 / Jensen 表现越好;同时,基金的上一期员工自购比例同样对下一期业绩同样具有正向影响。

Jensen 指标也是一个基金评价指标,但不常见,这里简单介绍下。

简单理解,Jensen 是一个基于基金 Beta 调整后的超额收益指标,下图是 Wiki 给出的公式,比传统的超额收益更能体现基金风险调整后的超额收益。

下图是招生证券给出的线性回归表,用大白话说:被基金公司员工自购的基金年度收益率 / Jensen 表现更佳。被基金公司员工自购的基金整体年度业绩比未被基金公司员工自购的基金高 1.73%;基金公司员工自购的比例提高 1%,基金的年度收益率提高 0.943%

随后,招商证券的研究也发现,“边际变化” 比存量更重要:上一年度末基金公司员工自购比例提高 1%,基金的下一年度收益率将提高 1.95%

就我看来,这个研究采用自购比例作为自变量略有遗憾,许多优质基金,其实内部人士是在增持的,但是因为外部基民买的更多,所以自购比例反而会下降。

这个研究无法将内部增持,比例上升和比例下降的两种区分来分析,略有遗憾。

当然换一个角度说,那些内部人士大力增持,而外部人士还没杀入的,倒真有可能是值得关注的黑马了

不过这里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研究,是基于所有基金的总量研究,反应的是一个普遍规律,但并不等于微观上你选择的那只,就一定会出现超额收益。

个体与总体的差异,还是要注意。

总体来说,基金内部人士推荐尤其是真金白银加购,对一只基金的确是加分项,但不可作为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还是要回归基金经理选股能力、基金规模、风格等因子暴露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