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理财产品净值出现两次普遍下跌。由于绝大部分理财客户都没有承担波动的心理准备,所以频繁发生这种回撤,足以改变理财市场的生态环境。
(资料图)
我认为最明显的变化趋势有亮点:第一未来理财的收益率将降低,第二理财客户将流失一部分、未来开发客户的难度增加。
理财的收益率将降低
理财产品本次受到债券市场下跌的拖累,出现净值的大幅回撤。债券价格波动对理财的影响巨大,未来银行将注重这个问题。
通常来说,长期债券的波动大于中短期债券,短期债券的波动最小。所以吸取了这次的教训后,银行理财运行了将更加保守,更多配置中短期债券。
这种降低久期的资产配置方式,好处是可以降低波动率和不确定性,坏处是同时也降低了收益率。
另外,银行理财也不敢肆意期限错配。有些30天期限到期的理财,收益率业绩比较基准能达到3%甚至更高,就是因为会配置高收益资产。
但高收益资产的高波动,也可能导致到期亏钱,客户对此是不想接受的。倒逼银行理财管理的时候期限和资产需要配套,自然短期理财的收益率会下降。
其实这也是一件好事,毕竟业绩比较基准跟以前预期收益率不是一回事了。业绩比较基准设置的高,吸引来了客户,但没达到客户预期,最终还是会损失信誉的。
客户开发难度将增加
以前,银行理财背靠着银行的信誉背书,开发客户的时候很省心。就算有客户听不懂的术语,也不会深究。
现在,受过伤的客户则不一样了。“有没有亏损的可能?能否一定达到预期收益?业绩比较基准是怎么定的?债券市场下跌的话如何应对?摊余成本法估值还是净值法估值?”这些问题,客户都要问清楚了。
对于低风险、不喜欢不确定性的理财客户来说,问清楚了这几个问题,得到最正确的答案之后,很可能不会喜欢理财这一投资方式了。
因为现在理财的运作方式就是基金,已经不是以前有着隐性刚兑预期的产品了。既然这些客户不是基金客户,那同样也可能不选择理财产品。
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后,理财子公司业务快速膨胀,快速给总行贡献利润。现在回过头来看,他们起点高,发展的太快了。慢一些、稳一些,应该更好。
对于最近的这两次债券下跌,我们没听说哪家理财子公司做好了预案,甚至解释工作都做的不好。作为管理这么庞大资产的理财子公司,发生这种情况是不应该的。
银行理财净值下跌掀起这么大热议,也没见银行哪家银行站出来,说一句:“亏损的产品免除管理费。”
总结
先把工作做好、先把人才储备足,再大量做业务吧。哪一个客户的钱,赚的都不容易。管理理财,不能只指望债券牛市,也得想想债券熊市、债券震荡市的时候怎么办!
这次会有相当部分的客户离开理财市场,这个庞大的群体还需要新的、安全的投资方式。基金公司已经开始行动了,市场上有一些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债券基金,已经打开申购。
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几乎没有波动,但劣势是封闭期较长,通常封闭期需要一年,期间不能赎回。
另外,中长期国债也是不错的选择。我们以前总看到新闻,老人银行排队买国债。当时还不理解,投资产品这么丰富,为啥一定要去排队买国债?现在来看,排队买国债的老人还真都是精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