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理财 > >
全面回暖!卖了近200亿-当前热门

时间:2023-03-11 22:58:19    来源:腾讯网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张玲

随着净值逐渐回血,今年“固收+”基金发行也开始回暖。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固收+”基金募集规模近200亿元,且有多只规模超15亿元。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经济复苏和权益市场预期转暖,“固收+”基金发行也有望进一步回暖。而在现阶段震荡平衡市下,由于“固收+”产品具备进可攻、退可守的特色,依旧是稳健型投资者中长期投资的好选择。


【资料图】

连续三个月攀升

“固收+”基金发行回暖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0日,今年以来共计有28只“固收+”基金(统计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型基金)成立,募集总规模达到194.01亿元。部分产品规模较大,如嘉实多盈募集总规模超33亿元,招商安凯、天弘安康颐睿一年持有、华泰柏瑞招享6个月持有等多只产品发行规模超过15亿元。

从逐月数据看,2022年12月-2023年2月,“固收+”基金的平均募集规模分别为2.63亿元、3.26亿、9.2亿元,已经呈现触底反弹、并逐渐上台阶的趋势。

但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固收+”基金6.93亿元的平均募资规模,与今年同期新发基金平均规模比低了32%。而除了前述募集规模较大产品外,超半数“固收+”产品发行表现平平。其中,募资规模在5个亿以内的多达17只,占比61%;还有10只系规模低3亿而“擦边成立”的产品。

此外,年内已成立的“固收+”产品的平均募集天数为26.4天,从当前正在发行的18只“固收+”基金,设置的平均募集天数为49天。其中,国融添益增强、华商稳健泓利一年持有、鹏扬景泽一年持有等多只基金用满了三个月募集上限。可见“固收+”发行市场仍是“乍暖还寒”。

嘉实安益基金经理赖礼辉对此表示,去年监管对“固收+”基金规范后,对新申报的“固收+”基金做了较为清晰的界定,明确权益投资比例须在10%至30%。这一含权比例确定后,实际上“固收+”的发行跟权益市场的表现也有关联。今年来“固收+”基金发行回暖,某种程度上是随着经济复苏和权益市场预期回暖而带动。

谈及“固收+”发行市场回暖的持续性,赖礼辉认为还需要观察。若权益市场持续向好、投资情绪回升,那“固收+”基金发行回暖情况大概率也将延续。若市场持续震荡,那发行情况可能不及预期。

鹏扬基金混合投资部副总经理、鹏扬景泽拟任基金经理李沁也表示,当前“固收+”回暖,既有投资者认知的主观因素,也有市场行情配合的客观因素,且今年延续回暖的可能性较高。

“目前投资者对‘固收+’的需求是非常明确的。经历了去年‘固收+’组合的波动,投资者对大类资产配置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意识到即使是债券这种能在长期提供很高确定性稳健票息收益的资产,也会在短期受到资金面风险的影响,给投资组合的净值带来回撤。”李沁直言,大类资产配置是应对单一资产在不同经济周期下的更优解决方案,而以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等品类为主的“固收+”基金,通过融入股票、可转债、国债期货等多策略,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应对不同市场环境、把握投资机会。

李沁同时分析,从客观市场环境来看,由于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且有一定的弹性空间,给企业盈利修复带来机会,一些重大风险因素例如疫情、房地产、俄乌冲突等已经被市场充分定价,且有不同程度的缓和,因此今年权益类资产会有机会。

但李沁也提醒道,由于今年经济恢复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政策会在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之间动态平衡,因此股市现阶段更多体现为震荡平衡市,风格也较为均衡,因此通过“固收+”来配置权益类资产是不少投资者今年的较好选择。

多类资产投资价值凸显

仍是稳健类投资者较好选择

理财打破刚兑向净值化转型后,投资者对“固收+”这类进可攻、退可守的品种需求日渐提升。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今年权益市场回暖,“固收+”基金投资价值凸显,依然是稳健类投资者的重要选择。

天弘基金表示,从中长期看,绩优“固收+”产品依旧是稳健型投资者中长期投资的好选择。

赖礼辉也表示,虽然去年受累股债双杀,部分“固收+”品种回撤较大,影响了持基体验,但今年在权益市场行情轮动下,“固收+”基金迎来业绩修复。投资者又开始重新审视这类资产的投资价值。

李沁也认为,机构投资者对“固收+”的认识定位一直较为明确,而个人投资者对“大类资产配置”的概念有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通过渠道、基金公司、媒体等各方持续的投资者教育和自己投资体验的感受,个人投资者也在更多地认识到“固收+”基金的主要优点。

“当然也有一些局限性,例如当出现严重的流动性、风险可能会出现股债都下跌的情况,只有现金类资产有较好表现。”李沁进一步表示,因此也应对投资者进行投教科普,即将“债”进行更加细致的拆分,在大类资产配置中强调“现金策略”的独特性。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分解“固收+”的各类型资产的投资价值,当前是投资布局“固收+”基金的较好时机。

一位“固收+”基金经理表示,拆分2023年的“固收+”收益,从权益资产看,2023年的A股市场大概率还是有机会的,估值有望修复抬升;转债方面,收益可能不如股票,但也有望是一个正收益。纯债市场经过2022年四季度的调整,2023年短端债券还是有望贡献票息收益。整体而言,2023年的“固收+”收益有望回到历史中枢水平。

李沁也表示,信用策略上,3-4月可能存在的信用债供需错配驱动的行情,信贷替代下信用债净融资或偏弱。在市场抛售的过程中出现短端票息资产的抛盘,包括煤炭永续、国央企地产、中高等级城投,或具备配置价值;可转债策略上,目前转债的结构更重要,方向上继续看好经济顺周期;股票策略上,市场情绪在2月底回归中性,基本面、估值、资金的共振时点尚未出现,但中期值得期待。经济动能在3、4月份有望进一步走强,企业盈利周期触底向上。

赖礼辉也分析,从估值看,当前处于股债双低区间,不论是A股还是债市整体估值都较低。而且“固收+”更考验基金管理团队的多资产多策略配置能力,若是能利用各类资产的弱相关性灵活搭配的话,有望实现攻守兼备的效果。

“综合看,‘固收+’适宜作为资产配置中压舱石般的存在。”赖礼辉称。

编辑:舰长

审核:木鱼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