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于: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许予朋
编者按:
在第113个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中国银行保险报》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合作,聚焦女性在创业及理财中的金融诉求及金融健康情况,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女性创业者、管理者与金融机构、学界专家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资料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微弱经济体迫切需要收支管理、财务规划、债务与信用管理、保险保障等方面的金融支持与帮助。在长期追踪、调研微弱经济体金融健康状况的过程中,CAFI研究员曾恋云注意到,提升微弱经济体中的女性金融健康是不容忽视的课题。
“我国参与工作的女性占比很高,部分女性还承担着管理家庭财务的角色,提升她们的金融健康度对于家庭、社会均有益处。”曾恋云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建立服务草根创业协同机制
在我国宏观经济中,小微经营主体创造了八成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他们的金融健康与企业存亡、吸纳就业紧密相关。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投入创业当中,女性创业能力培养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提到金融赋能女性创业,我们通常想到的是创业担保贷款,但这只是金融支持创业活动众多形式中的一种。”曾恋云指出,企业从诞生到发展将经历一个漫长的生命周期,金融业在支持女性创业方面应该更具体系性。
曾恋云认为,建构一个由各类金融服务提供商、广大社会组织各抒所长、各司其职、协同发展的机制,是支持微弱经济体创业的正解。
为草根创业者赋能,不仅需要商业性机构发挥作用,也需要非营利组织来帮忙。“提升创业能力、维持企业的健康运营需要很多复杂的知识,并且每个个体面临的情况可能都是不同的。在国外,很大一部分创业孵化和金融健康教育工作由社会公益组织来承担。这些组织非常专业,比如,有些机构能提供贷款逾期后的债务咨询,告诉人们应如何正确处理。”曾恋云介绍,CAFI倡导,处在同一生态情境中的多元利益相关者,应构建起协同机制,发挥比较优势与规模效应,最终达到金融健康目标。
将金融健康融入商业模式
上海本地人朱女士年收入20万元,无赡养父母压力,且在上海有房,本该过着毫无经济压力的生活。但CAFI研究团队在对朱女士进行访谈时发现,朱女士的财务状况非常紧张:她平时花钱大手大脚,一记账才发现大大小小的开销累积在一起是一笔大数字,用在儿子辅导班上的“鸡娃”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样一个案例,反映出对金融健康的忽视可能对女性及其家庭生活产生影响,即使是朱女士这样收入较高的群体。
在曾恋云看来,对消费者进行具体的金融行为引导,是金融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开展干预的时机也特别重要,“大家可以想象,拉一个忙于挣钱养家、忙于带娃的人坐下来听课会有多大行为影响力。我们需要找到‘可教导的时刻’,比如有人要开一张信用卡,可以在开卡前的那一时点,对消费者进行一个比阅读协议、抄写承诺更有实效性的强制性债务素养教育。”
当前,在国际市场上,已有金融机构开始关注消费者的金融健康状况并对其金融行为进行干预,将金融健康融入商业模式。据曾恋云介绍,一家银行的手机银行里有一款应用,用户可以通过它来设置各种各样的“人生目标”。这款应用将根据用户的目标以及消费、储蓄、投资行为,推送他们可能需要的金融教育资源,并在发现用户出现了偏离目标的金融行为时进行提示。还有银行推出了专门针对“拖延行为”的设置,用户在同时拥有信用卡和储蓄卡的情况下,可以设置“花多少钱就存多少钱”,每消费一笔金额,就需要储蓄同样的金额。
“如何助力消费者培养更健康的金融行为,这其实是金融机构可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曾恋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