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理财 > >
全球今日报丨分析|央行时隔近两年再次祭出这项工具,能否驱散汇市做空预期

时间:2022-09-26 17:57:12    来源:腾讯网

中国人民银行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时隔近两年,央行再度调整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

9月26日9时16分,在在岸市场开盘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稳定外汇市场预期,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决定自2022年9月28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


(资料图片)

央行出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在岸和离岸市场双双拉升,但随后回吐涨幅,截至16时30分,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日间收盘报7.1464,较上一交易日跌360个基点。

直接提高银行远期售汇成本

这是央行第三次提高外汇风险准备金率。

远期售汇业务是银行对企业提供的一种汇率避险衍生产品。企业通过远期购汇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未来汇率风险,但由于企业并不立刻购汇,而银行相应需要在即期市场购入外汇,这会影响即期汇率,进而又会影响企业的远期购汇行为。这种顺周期行为易演变成“羊群效应”。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这将提高银行远期售汇成本,降低企业远期购汇需求,进而减少即期市场购汇需求,有助于外汇市场供需平衡。”

“重新征收外汇风险准备金,应该是考虑到在最近贬值的影响下,有美元购汇需求的企业出于恐慌心理到银行办理远期结售汇套期保值,准备金虽然是由银行交存不是直接对企业收取,但银行会相应提高这类业务的成本。”某国有大行国际业务部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

征收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始于2015年“811”汇改之后。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均出现在人民币贬值之际。

当时,为抑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央行将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定为20%。2017年9月央行调整前期为抑制外汇市场顺周期波动出台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0。

不到一年后的2018年8月,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央行二度出手,再次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时隔26个月再度调整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

东方金诚指出,本次提高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旨在避免汇市做空预期过度聚集、人民币汇价出现脱离美元走势的快速贬值,具有未雨绸缪性质。

“不必过度担心人民币汇率调整的风险”

出手上调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是本轮人民币贬值后央行的第二次出手。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已累计下跌超过12%。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8月15日起开始大幅走低,9月5日盘中跌破6.94关口,在此背景下央行傍晚宣布,2022年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至6%。

中银证券认为,央行对金融机构征收外汇风险准备金,有助于防止人民币汇率过快贬值。不必过度担心人民币汇率调整的风险。

该机构指出,一是当前市场主体更加理性、成熟,“低(升值)买高(贬值)卖”的汇率杠杆调节作用正常发挥,同时汇率避险意识明显增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汇率波动带来的冲击。二是政府拥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可以应对人民币汇率超调风险,保障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温彬预计,从我国经济基本面看,三季度GDP增速较二季度有明显回升,通胀水平温和可控,国际收支状况良好,特别是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等国际收支基础性项目保持较高顺差,为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从刚公布的8月份银行结售汇数据看 ,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为71%,较今年以来月均值提升3个百分点,可见在当前人民币汇率点位下,市场主体结汇意愿较强,将成为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市场支撑力量。8月衡量售汇意愿的售汇率为67%,与今年以来月均值基本持平,反映市场主体呈现“逢高结汇、逢低购汇”的交易模式,外汇市场交易秩序总体良好。

本轮贬值央行已两度出手,对于后续政策,东方金诚预计,下一步若出现人民币汇率脱离美元指数走势的异常波动,央行除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外,还可采取重启逆周期因子、加大离岸市场央票发行规模、强化跨境资金流动性管理等措施。除以上具体政策措施以外,监管层还可进一步强化市场沟通,引导市场预期,防范外汇市场顺周期行为引发“羊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