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理财 > >
每日关注!人类不自私才有鬼了

时间:2022-09-18 20:12:28    来源:腾讯网

1

周末不卷,周末不卷,讲个比较有趣的小道理。


(资料图)

最近世界上破事儿很多,大家互相之间口水战打的也多,后台多了很多抱怨,大意都是抱怨人怎么可以这么自私。

我看了觉得很奇怪。

人自私不是常识吗?

一个人如果不自私才有问题,自私本来就是人类刻在基因里的一种特质。

你或许会说不对,你就知道很多大公无私的人,做出了怎样的好事儿,帮助了很多人。

不不不。

其实,他们也是自私的。

只不过他们的自私,你还没有get到。

你对【自私】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颇。

这里要说明白,自私是一个中性词,是一种客观描述。

有的人觉得自私是一种优点,谁要是拦着你自私,谁是坏人。

有的人觉得自私是一种缺点,人一定要利他才是好人。

都不对。

自私既不是优点,也不是缺点。

而是一种特点。

所有人,做所有事情,都是自私的。

为了加重描述,我再说一遍。

所有人,做所有事情,都是自私的。

如果你想反驳上面那句话,不妨先留着你的口水,看我解释一下我的理解方式,然后再喷。

自私说穿了就是给自己谋好处嘛。

当你难以理解所有人作所有事都是出于自私的时候,说明对【利己】以及【收益】的认知有待提高。

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对于【收益】的认知都少了一半。

【收益】这东西,是分为【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两部分的。

为了重复强调,我再说一遍。

【收益】这东西,是分为【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两部分的。

做了事情让你赚到报酬,这是物质收益。

做了事情让你神清气爽,类似扶老奶奶过马路,帮小孩子拿一下货架高处的物品,不赚钱,但是你会快乐,这是精神收益。

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都是收益。

绝大多数人把【收益】理解为纯物质(金钱或者能换成金钱的等价物),这其实只是【收益】的一半,不是全貌。

另一半,是【精神收益】,很多舍己为人的人,看似很傻,但他在做决策的时候,也是自私的,只不过是下意识地选择了【精神收益】。

有的人去捐款,看起来获得不了什么,钱还没了。

但其实,是拿【物质】去换【精神】了。

很多事情真的是不赚钱,但大家还是愿意做,因为收益不仅包含物质,还包含精神(乐趣,荣誉,情怀等等等等)。

千金难买我乐意,愿意为理想献身,等等等等,都是这个原因。

如果你的世界只有【物质利益】没有理解【精神利益】,那么你的生活会少了很多乐趣。

就像为什么有人愿意放弃城市繁华在大山里培养孩子,过得那么艰苦?

因为他/她收获了无上的成就感以及荣誉感,看着自己培养的孩子改变命运,这种精神收益是爆棚的,在这种爽感面前,吃苦算什么?

【情怀】,从来都是【收益】的一部分,只不过是属于【精神收益】,很多人没看到。

很多家长整天觉得自己给孩子好吃好喝还有零花钱,让孩子多学学补习班,孩子怎么这么不快乐?自己不是已经对他最好了吗?

这就是,只看到了【物质收益】,没有理解【精神收益】。

懂了么?

这就是为什么有一种说法,【利他】的本质是【利己】,因为对于有的人而言,利他让你快乐,让你获得了【精神收益】。

这时候,由于大家的三观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社交圈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不同。

大家对于【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孰轻孰重,其实优先级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就是不在乎精神,只想要钱,不管钱来自哪里。

有的人就是更看重精神收益,千金难买我乐意。

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不然也不会衍生出来后面一句得加钱。

物质和精神某种程度上,确实也是可以兑换的。

同样的事情,给你10000你不愿意做,给你100000你就愿意做,给你1000000你可以抢着做求着做。

最简单的就是工作态度和工资的关系嘛。

在不同人的眼中,【物质】和【精神】的优先级,以及兑换比例,都是完全不同的。

这个叫,三观差异。

这才,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