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正式实施,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纳入融资融券标的,转融通机制得到优化,两融业务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存量未纳入两融标的的股票,也引起市场关注。
受访专家认为,对于尚未纳入的存量股票,有必要逐步、有序纳入。从注册制试点到全面注册制,将选择权更多地交给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业内呼吁存量股票纳入两融标的
(资料图)
随着主板注册制改革进程的推进,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纳入两融标的,将对主板及全市场两融标的扩容起到直接催化。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注意到,此次改革主要针对增量标的,对于存量未纳入标的的处置尚待明确。
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范围主要包括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此前主板标的进入两融范围需依赖交易所不定期调整。自2010年两融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两融标的数量共经历了7次大批量扩容,两融标的占A股标的数量比例也从4.63%跃升至65%。这也意味着,尚有35%的A股标的未纳入融资融券标的。
“对于尚未纳入的存量股票,实行逐步、有序纳入是有必要的。”粤开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对记者表示:一方面,这和“从严到宽、从少到多、逐步扩大”的扩容原则一脉相承,制度具有连贯性和延续性;另一方面,从注册制试点到全面注册制,将选择权更多交给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两融全覆盖值得期待
自融资融券交易开通至今,业务稳步发展,已成为市场价格发现、提供流动性以及丰富交易策略的重要工具。不过,截至2月20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约1.58万亿元,两融成交占比约8.4%,仍显著低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水平。
在陈梦洁看来,“注册制下股票上市首日纳入两融标的”“注册制下股票自被撤销风险警示之日起调入融资融券标的范围”等细则的修改,可以看作是一次较大幅度的扩容。未来,两融标的物全覆盖是有必要的。在全面注册制的大背景下,选择权应该更多交给市场。标的物全覆盖:一是有助于丰富可选标的,提供不同“审美”之下更加多元化的投资;二是有助于改善标的物的流动性和活跃度,提升估值定价效率;三是能够吸引长期增量资金入市,促进投融资良性循环。
注册制将加速股票两极分化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今后两融标的将持续扩容,但存量股票未必需要全部纳入,注册制下股票的两极分化将成为长期趋势。
“全覆盖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方向。全面注册制就是让所有的企业,包括一些存量企业都有机会,享受到改革红利。”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付立春表示,“但是部分股票确实不适合成为两融标的,没必要进入这个‘池子’。这也更有利于融资融券业务的有序开展。”
资深市场人士桂浩明认为,注册制下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纳入融资融券标的,是因为它是采用新标准上市的。而存量标的与此略有区别。今后两融范围会扩大,但不可能把所有股票都纳入。
桂浩明提示,注册制改革将进一步提升A股的市场化水平,促进市场优胜劣汰,个股走势趋于两极分化,龙头优质公司和尾部公司的估值、市值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