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一直是暴利行业,种植牙更是因高昂的费用饱受市场诟病。随着牙科患者诉求越来越多,种植牙也难逃“集采”的命运。
在征求意见稿发布了近20天后,近日,国家医保局给出了种植牙的指导价。这一价格与此前市场预期有何出入?对于牙科企业影响几何?这些问题成为了市场热议的焦点。
(资料图片)
种植牙指导价确定
9月8日,国家医保局网站发布的《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将围绕种植牙全流程做好价格调控工作。
“目前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完成全流程种植,医疗服务价格整体普遍高于4500元每颗的地区,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导入至整体不超过4500元每颗的新区间,三级以下公立医疗机构的调控目标参照当地医疗服务分级定价的政策相应递减。”
需要指出的是,4500元/颗的价格是医疗服务价格,并不包括种植体和牙冠等耗材。不过,医疗服务一直是导致种植牙收费较高的重要因素,占比通常在70%,以各省份公立医疗机构单颗常规种植为例,医疗服务部分的平均费用超过6000元,一些省市费用超过9000元。因此,此次对医疗服务的指导价格降价幅度大致在50%左右。
对于种植体、牙冠两个部分的价格,国家医保局指出,需要通过集中采购和竞价挂网产生,因此没有人为设定具体量化目标。
据央视新闻报道,目前,公立医疗机构采购高端品牌种植体4000元至6000元每套,其他种植体2000元至3500元每套,流通过程存在价格虚高空间,集中采购后价格会有不同程度下降。公立医疗机构从第三方加工厂采购的牙冠大多约1000余元,自制牙冠价格更高,竞价挂网后也会有一定程度下降。
参考此前安徽省蚌埠市种植牙集采结果,种植牙材料(含牙冠、植体一套)费用平均降幅达到了84.17%,最高降幅达89.5%。目前,市场预期种植牙耗材降价幅度有望达到60%至90%。因此,在耗材集采落地后,种植牙费用有望降至如今的四成甚至三成,“万元一颗牙”的时代或将一去不返。
通策医疗一字涨停
医药集采的问题往往是“蜜糖砒霜”之说,造福患者的同时又会在初期使药企利润率大幅下降。此前征求意见稿公布时,通策医疗连续多日大跌。9月7日更是触及110.02元/股,创下了2020年4月以来的新低。
此次对医疗服务的指导价格降价幅度50%,业内人士表示是相对合理的区间。通策医疗也闻风而动,今日开盘直接一字涨停,报价124.66元/股,封单超过7万手。
对于此次指导价确定,通策医疗也做出了回应,投资者关系部门相关人士指出,该政策对公司利好,服务费价格比此前市场预期的要好,之前市场预期普遍在两三千元。后续种植牙还会出台耗材(价格调控),但这对公司没影响,耗材跟公司没关系。
此前,通策医疗就曾表示,公司以提供口腔医疗服务为主营业务,牙科领域耗材占比较小,不是靠卖耗材来赚钱,是靠服务取胜。
对于上述政策,通策医疗的董事长吕建明更是在昨晚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发出放宽条件截图,并发表评论称,“靴子终于落地!很好!支持!奋进!共赢!”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前跌出新低后,通策医疗也抛出了回购预案,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2亿元;回购价格不超196.23元/股。可见公司对股价未来走势依旧保持极高的信心。
除了通策医疗之外,牙科医疗板块内的融钰集团同样一字涨停,正海生物、美亚光电也跟涨。
牙科医疗格局如何变化
从市场规模来看,据智研咨询数据,2021年国内种植牙服务市场规模已超380亿元,市场需求居高不下。
华西证券5月份发布的研报指出,2020年我国种植牙数量为406万颗,2015年以来复合增速高达32.88%,相当于29颗/万人,虽显著优于2015年的7颗/万人。
但与邻近的韩国220万颗(412颗/万人)、日本43万颗(34颗/万人)相比,我国的种植牙渗透率仍较低,潜在存量需求数量约4000万颗,尚有十倍发展空间,预期随着老龄化加速及大众对口腔问题愈加重视以及执业医师供给的增加,国内种植牙需求仍将维持高速增长水平。
对行业而言,若集采工作顺利推进,将有利于种植牙渗透率的提升,龙头口腔连锁机构也有望以价换量。
在种植体方面,我国种植体市场以国外企业为主,市占率超过90%,长期来看,集采可能会加快种植体国产替代速度。种植牙相关耗材标的有:奥精医疗(骨修复粉)、康拓医疗(种植体)和国瓷材料(氧化锆材料和氧化锆全瓷牙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