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认为,当前,持续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有望在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提升上市公司治理能力、完善多部门协作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加快形成上市公司提质增效“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资料图)
资料图(视觉中国)
支持优质企业发展壮大
上市公司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源。证监会此前印发的《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提出,继续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推动符合经济发展方向的优质企业发展壮大,更好服务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代表委员认为,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是当前资本市场肩负的重要使命,实施科技创新则是上市公司提高质量的重要路径。
“资本市场在助力科技型、创新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说,一方面,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持续提升,在促进科创资本形成、推动创新要素合理定价、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不断完善,促进了“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不断增强。
数据显示,注册制改革实施以来,“两创”板块“试验田”作用有效发挥,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等重大改革顺利落地,市场包容性不断增强,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新动能”上市公司相继涌现。目前,在A股市场5000余家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占比超五成。
围绕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上交所表示,将继续深入推进科创板建设,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安排,鼓励和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继续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功能,提升服务科创企业能级。持续优化市场生态建设,营造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上市公司中国企、民企结构也将更加均衡。监管部门人士表示,将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和业务整合,将更多优质资产置入上市公司,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造更加规范有活力的民营上市公司。
“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多、成果多、基础好,具备科技创新的有利优势。建议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民营企业投资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表示。
资料图(视觉中国)
推动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是上市公司提质的关键所在。在代表委员看来,未来在公司治理层面,应加快监管制度供给,聚焦深层次问题,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规则和监管安排,增加法治的“硬手段”。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在上市公司治理方面,未来需完善公司组织架构,补强合规管理、风险管控能力;积极发挥中小股东和独立董事的作用,加强决策有效性、科学性,有效约束高管层私自牟利行为;提高企业上市信息披露质量,主动通过借助政府监管、市场监督、社会影响约束等作用,加强合规、内控管理;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弱化结果导向激励及业绩导向激励,更加注重公司治理效益及过程激励手段,尤其是在企业创新导向方面,加大股权激励,鼓励企业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介绍,北京证监局将立足辖区实际,落实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努力实现到2025年“上市公司结构更加优化,市场生态显著改善,监管体系成熟定型,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迈上新台阶”的整体目标。
资料图(视觉中国)
凝聚各方工作合力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需凝聚各方合力。代表委员认为,开展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更加需要巩固强化“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应进一步强化与各方的协作联动,在提升规范运作水平、推进提质增效、处置突出风险等方面增强合力。
“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既需要发挥监管部门作用,也需要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投资者、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田轩表示,近期多部门出台措施,持续提升上市公司发展质量,协作机制持续完善。
贾文勤介绍,北京证监局将推动地方出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若干措施,及时通报新一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凝聚央地协作合力。同时,强化部局所联动,加强信息披露一致性监管,着力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针对性、有效性、一致性,打造更加公开、透明、可信的上市公司。
深交所近期表示,将增强服务的协同性,塑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市场生态,用制度的高质量、监管的高质量、服务的高质量推动上市公司发展的高质量。
监管部门人士透露,证监会将发挥好跨部委协调小组机制作用,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协作,在提升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推进提质增效、处置突出风险等方面增强合力。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促进提高执业质量。
(责任编辑: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