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证券 > >
长光卫星存未弥补亏损缺口 商业航天烧钱拟IPO募27亿-当前热议

时间:2023-02-06 15:39:22    来源:中国网证券

编者按: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卫星”)近日在上交所网站披露招股说明书,拟冲刺科创板,保荐人(主承销商)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金翔、陈邦羽。


【资料图】

长光卫星专注于商业航天领域,是我国第一家集卫星研发制造、运营管理和遥感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商业遥感卫星公司。

如果一切顺利,长光卫星有望成为A股“商业航天第一股”。

长光卫星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22,940.98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本次拟募集资金268,274.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建设项目(二期)、“吉林一号”生态开放商城建设项目、“吉林一号·共生地球”建设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

长光卫星股权相对分散,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招股说明书显示,长光卫星董事长、总经理为宣明。本次公开发行前,宣明持有长光卫星5,453.00股,持股比例2.7672%。宣明,男,1956年3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1-6月,长光卫星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456.01万元、10,444.35万元、31,171.84万元和3,551.57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9,078.25万元、-39,070.75万元、-21,987.12万元和-20,643.93万元。

经计算,长光卫星过去三年半累计亏损120,780.05万元。

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末和2022年6月末,长光卫星累计未弥补亏损余额分别为-133,294.87万元、-172,365.62万元、-194,352.74万元和-29,692.07万元。公司合并未分配利润为负的情形尚未消除。

报告期内,长光卫星综合毛利率分别为-83.85%、-69.68%、-9.75%和-278.32%。

卫星遥感信息服务亏损为何如此严重?

据界面新闻报道,长光卫星持有了卫星资产,走的是重资产的商业模式,公司现有72颗在轨卫星,带来每年大额折旧,这也是公司现阶段的主要成本。这种刚性的成本结构考验的是长光卫星把卫星资产变现的能力。

三年半累计亏损12亿元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1-6月,长光卫星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456.01万元、10,444.35万元、31,171.84万元和3,551.57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9,078.25万元、-39,070.75万元、-21,987.12万元和-20,643.93万元,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0,107.78万元、-41,905.46万元、-25,061.07万元和-21,620.31万元。

经中国经济网记者计算,长光卫星过去三年半累计亏损120,780.05万元。

报告期内,长光卫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9,788.37万元、-12,402.45万元、-4,794.20万元和7,106.95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7,507.25万元、25,930.62万元、15,075.67万元和19,562.40万元。

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风险

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末和2022年6月末,长光卫星累计未弥补亏损余额分别为-133,294.87万元、-172,365.62万元、-194,352.74万元和-29,692.07万元。

长光卫星表示,公司在整体变更时,累计未弥补亏损已经通过净资产折股的方式减少。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合并口径未分配利润为-29,692.06万元,公司合并未分配利润为负的情形尚未消除。

长光卫星分析称,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原因系公司致力于建设“吉林一号”卫星星座,每年需要承担较大的卫星折旧成本及较高的研发投入,同时公司从建设“吉林一号”卫星星座至形成系统的服务能力需要一定过程,同时相比较国外商业航天领域,我国商业航天起步较晚,商业遥感卫星产业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培育过程,导致前期公司销售规模较小,销售收入不能覆盖同期发生的卫星折旧成本、研发费用、人员成本等支出。

长光卫星在招股说明书中提醒称,虽然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未来一段时间,公司仍将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及持续亏损的情形,因而存在未来一定时期无法盈利且无法进行利润分配的风险,资金状况、研发投入、业务拓展、人才引进、团队稳定等方面可能受到限制或不利影响的风险,上市后可能触及终止上市条件的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两大新业务模型能否跑通?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从客户来看,目前长光卫星较多客户来自央企及其下属单位、政府机构及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军方单位等,更多应用于国土安全、地理测绘、土地规划、农林生产、生态环保、智慧城市等领域,无论是卫星研发制造还是遥感信息服务均多采用项目制运行,较为依赖大项目的同时,项目回款周期也较长。

以2021年营收占比超45%的卫星遥感数据产品为例,当年该类别产品大于等于300万元的项目实现营业收入1.21亿元,占当期该类别产品营收的85%以上。长光卫星提及,上述行业客户的项目验收和结算呈现一定的季节性特点,通常在上半年制定工作计划,且依照项目规模及难度,通常下半年为验收和结算期。

卫星研发制造业务的执行周期则可能更长,从而容易引发各年度营业收入规模的波动。例如公司受委托研制的天象试验卫星项目于2018年签订业务合同,2019年12月完成验收,2019年确认收入5850.39万元,这部分营收占长光卫星2019年营收的近70%。

为了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长光卫星也在探索新商业模式,包括触达市场更大的消费级应用端,提出“以遥感服务大众”的发展愿景与规划。而想打开消费级的应用市场显然不是一件易事,一方面需要做好消费者教育,打响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则要研发出真正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产品还需使用频率高、使用成本低、使用方式便利。

在消费者教育方面,长光卫星致力于对航天科技文化进行科普,建设完成的长光卫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和龙泽公园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参观。

在打响品牌知名度方面,长光卫星近些年来多次营销出圈,曾拍摄苏伊士运河“堵船”进程、拍下梅西世界杯夺冠巡游等。同时,长光卫星还推出了冠名服务,与城市、企业、媒体等合作,曾发射“安溪铁观音二号”、“文昌超算三号”、“韶关一号”、“央视频号”等卫星。

在消费级产品方面,长光卫星计划建设“吉林一号·共生地球”项目,这也是长光卫星此次IPO的其中的一个募投项目,总投资超2亿元。长光卫星方面表示,项目有利于降低国内普通大众对卫星遥感的认知和应用门槛,充分挖掘卫星遥感数据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此外,“吉林一号”生态开放商城建设项目是长光卫星另一募投项目,也是其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的业务之一。长光卫星表示,项目能够扩展公司数据和应用服务的业务链,有效满足市场客户需求。不过记者注意到,从生态开放商城网站和共生地球APP的产品界面来看,目前还处于探索和内测阶段。

界面新闻:烧钱的卫星商业航天泡沫几时休?

据界面新闻报道,从业务结构看,长光卫星主营业务分为卫星遥感信息服务收入和卫星制造及相关服务收入,两项业务收入占报告期内收入比例存在一定波动。2021年,卫星遥感信息服务的收入占比为58.36%,高于卫星制造及相关服务。

在毛利率方面,卫星遥感信息服务显然是拖了后腿,即使是毛利率最高的2021年也仅为-24.38%;卫星制造及相关服务毛利率也有较大幅度波动,2020年毛利率还有57.68%,2021年就降至10.55%。

卫星遥感信息服务亏损为何如此严重?

长光卫星持有了卫星资产,走的是重资产的商业模式,公司现有72颗在轨卫星,带来每年大额折旧,这也是公司现阶段的主要成本。一颗卫星的折旧年限为3到8年,在折旧年限到期前,折旧摊销每年都会发生。

这种刚性的成本结构考验的是长光卫星把卫星资产变现的能力。

在招股书中,长光卫星把卫星遥感信息服务进一步拆分为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和空间信息综合应用服务,对应的是两种卫星资产变现的方法。

卫星遥感数据产品是指公司依托自有的卫星星座,获取对地观测数据,进行遥感数据地面预处理后生产的遥感影像产品,简单来说是“卖照片”;空间信息综合应用服务是指在卫星遥感数据基础上,公司针对客户特定需求,融合行业多源数据,进行动态变化监测、信息分析,为客户提供专项报告以及信息应用系统等服务,简单来说是“卖软件和服务”。

相比于“卖软件和服务”,长光卫星更擅长“卖照片”。公司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始终占据收入的主导地位,规模大大高于空间信息综合应用服务的收入。

从行业一般规律看,越往下游走,市场规模是越大的。对于商业航天公司来说,卖软件和服务的市场空间最大,卖照片是次之。而长光卫星缺乏软件和服务的基因,这是最大痛点。

蓝鲸财经:毛利率持续为负,10亿元募资还银行贷款

据蓝鲸财经报道,由于卫星遥感信息服务的卫星折旧及运营直接成本较高,长光卫星只有卫星制造及相关服务的毛利率是正的,且起伏很大,最终在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83.85%、-69.68%、-9.75%和-278.32%。

对比同行业公司来看,中科星图、航天宏图的业务为以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平台为核心,业务类型更侧重于软件开发,报告期内,该两家公司并不直接拥有或者运营卫星资产,而据长光卫星披露的数据显示,为公司贡献主要营收的遥感信息服务超过9成的成本来自卫星折旧成本。

没能实现盈利的长光卫星现金流也持续为净流出状态,报告期各期分别约为-1.98亿元、-1.24亿元、-4794.2万元和7106.95万元。

此次IPO长光卫星也计划募集资金26.83亿元,而公司截至2022年6月末时的净资产仅17.58亿元。其中,公司拟将12.69亿元投入“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建设(二期)的项目中,另外10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占总募资金额比重约达到37.27%。

截至2022年6月末时,长光卫星账面有货币资金3.05亿元,同时存在短期借款2.5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62亿元以及长期借款3.28亿元,短期内公司约7.8亿元的流动资金并不足以覆盖超过10亿元的流动负债,在偿债能力方面远不及同行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

(责任编辑: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