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山半水半分田”、森林覆盖率高达80%、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位于浙西南的丽水又被称为“最不像浙江的城市”。过去,独特的地理条件是制约丽水发展的阻碍。而今,丽水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点绿成金”,实现了绿色崛起,成为绿色发展模范城。而这背后,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支撑。
(相关资料图)
丽水学院党委书记王利琳表示,作为丽水市唯一的本科院校,丽水学院强化校城共同体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建成“服务绿色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持续推进内涵建设和内部治理,在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特色。
构建服务地方发展的四级联动体系
1毫米长的病原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40多天就可造成松树枯死,3至5年即可摧毁成片松树。丽水是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控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和松材线虫的“斗争”,已经持续了近30年。
随着松材线虫病疫木综合管治平台“云森防”的上线,丽水在和松材线虫的斗争中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通过航拍图像采集、AI图像识别、二维重建等技术,自动识别并定位病死松树坐标,只需15个工作日即可形成精确到株的松材线虫病疫情分布图,从而进行快速治理,比过去至少节省了85个工作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疫情的蔓延扩散。”丽水学院工学院教师叶振说。
2019年,叶振通过“百博入百企”人才引领计划赴企业挂职,负责松材线虫病疫木智能识别和定位的算法研发,为“云森防”系统提供核心模块支持。叶振的故事,是丽水学院主动服务和融入地方发展的一个缩影。自2016年开始,丽水学院分批选派80多名博士专家到76家企业、4个乡镇挂职服务,累计帮助企业、乡镇解决技术难题80个。
为提高服务绿色发展的组织性、主动性、有效性和贡献度,丽水学院构建了“学校布点、学院建点、团队进点、博士驻点”的四级联动社会服务体系,实现丽水9个县(市、区)校地战略合作全覆盖,建立15个产学研合作平台,组建42个科技服务团队,进驻各平台和企业开展技术合作,100多名博士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驻点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
紧密对接丽水特色产业链,建立丽水经开区半导体产业学院、缙云县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等产学研平台10余个;与纳爱斯集团等丽水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企业创新平台10余个;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14个校重点学科,为集中资源办好优势学科,2022年招生专业(方向)从50个缩减至38个……丽水学院院长李俊杰介绍,学校对标丽水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培育学科,调整学科方向,凝练学科特色,在融入地方绿色发展大局中不断探索和深入。
激发教职工服务地方发展积极性
“这次我评上了副教授,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和人事部门制定了这么好的政策与评价体系,不唯论文,不唯学历,只看能力与业绩。”工学院副教授袁海洋说。
袁海洋自博士毕业进入学校以来,先后主持横向项目20余项,帮助本地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0余项,与企业共同研制大型轴套类零件车铣复合加工专用设备,更是打破了国外垄断,被丽水市人民政府评为“创新引领”突出贡献个人。凭借在服务地方上的突出贡献,袁海洋在上一轮职业评聘中被评为社会服务与推广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如何提高教职工服务地方绿色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王利琳介绍,丽水学院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以职称评审为例,丽水学院确立了分类评审原则,设立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和社会服务与推广型等4个类型,建立了项目、论文、专利、成果转化和标准制定等七大类业绩同等对待机制。
“教师在企业实施成果转化、开展技术攻关、研发新产品等工作,都可以反映在职称评审的表格里。”丽水学院科研与地方合作处副处长胡伟俭介绍。改革后,职称评审业绩条件转变为成果“多选”,建立了“菜单式”评价指标体系,高质量专利、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都纳入代表性成果。
接地气的科研为区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科研工作要接地气,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们的科研评价更要树立正确的导向。”李俊杰表示,学校在坚决破除“五唯”的同时,建立起了适应服务绿色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需要的教育评价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通过发挥评价指挥棒的作用,推动教职工转变思路,提升服务地方绿色发展的意识。
“2022年科研到账经费达6686万元,比2018年增长180.4%,年均增长近30%,预计2023年科研经费达到1亿元。”近年来,丽水学院科研经费实现了快速增长。胡伟俭介绍,科研经费的快速增长源于与地方的紧密合作,学校与丽水9个县(市、区)和开发区校地战略合作全覆盖,建立了16个产学研平台,承担了丽水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开发和服务项目1000多项。
“学校以共建产学研平台为核心牵引更高能级的社会服务,实现了社会服务向纵深领域延伸,影响力持续增强,赢得了地方政府的认可和信赖,也为学校提供了长效稳定的科研经费来源,推动学校科研创新水平的快速提升。”李俊杰说。
《中国教育报》2023年07月01日第2版
作者:本报记者 杨三喜 通讯员 刘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