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网评:多方和声,放大全民阅读声量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雪
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为鼓励人们爱上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每年这个时候,世界各地都会举办一些异彩纷呈的阅读活动。今年读书日之前,许多活动预告就已在网上刷屏。其实,从4月初开始,各类名家讲座、读书分享、书展书市就开始陆续推出,大有将“读书日”扩展为“读书月”的势头。
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是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2014年至2023年,“全民阅读”连续十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耕耘多年,我国阅读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有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80%的县级以上城市都举办过全民阅读活动,“书香中国”品牌走向全国,鼓励更多人参与到阅读中来,从而逐步提高全社会的阅读水平。从市中心的公共图书馆到阡陌之间的农家书屋,从政协委员的“读书会”到实体书店的“童书角”,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与思想的重要途径,也成为一种交往方式与生活方式。
近几年有一个流行语:“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这句话用幽默诙谐的方式,丈量出了阅读意愿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多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阅读量持续增长,但成年人国民纸质书阅读量始终没有达到人均5本。每年4月23日,我们都会看到各类阅读报告、畅销书榜,热闹过后,读书这件日常小事还应引发更多更深入的思考,是什么造成了阅读意愿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目前,我们已经拥有大量“阅读基础设施”: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实体书店、便捷的图书配送物流……让“全民阅读”走得更深更广,未来,或许还需要关注可支配时间等方面。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每个人都尝试在繁忙的工作、学习和娱乐中找到平衡。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才能静下心来、从容求索,在书海当中优游涵泳,体会“读书之乐乐陶陶”;而如果没有足够的可支配时间,终日奔忙,读书就难免被放到次要位置,甚至弃之不顾,长此以往,则会失去“整本阅读”的能力与心境。从这个意义来讲,推广阅读、提高国民阅读量,是一个需要嵌入到整个社会发展框架中来讨论的议题,而不仅仅是“读书圈”的事。
“走向阅读社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创设“世界读书日”的一个初衷。其实,无论是“阅读社会”还是“学习型社会”,都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图书馆、出版机构、家庭等多方形成合力、共唱和声,如此,才能不断放大读书的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