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 > >
山西大学自动化专业:产教协同 培养智能应用新型人才

时间:2023-06-30 15:30:05    来源:未来网


(资料图)

一部连接宿舍WiFi的智能手机,通过局域网便能顺利解锁宿舍门锁。山西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用电路芯片、舵机和3D打印机,自制手机开门装置,解决学生忘带宿舍钥匙的问题。运用手中常见的材料便能简单创新,将知识应用日常实践,是自动化这样的传统工科专业一以贯之的培养目标。

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工业4.0发展需求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自动化作为工科的重要专业之一,始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产学合作,校企联合培养工科人才,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强化专业特色 优化在学体验

自动化专业在教育教学上具有鲜明的能源电力特色。在课程教学、科研创新上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面向国家现代工业体系,特别是能源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对自动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具备坚实科学和人文基础、良好专业素养、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能在现代工业体系中从事自动化系统生产运营、工程设计、技术研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自动化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联合电力企业培养学生,形成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自动化专业的教师85%具有工程背景,此外,专业还聘请了32名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为自动化专业学生带来最新最前沿的行业信息。教师的科研和工程实践拓展了本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产学合作成果丰富,“SNCR专家模糊脱硝控制的研究与实践”2019年获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一种基于专家模糊系统的SNCR脱硝控制策略”获山西电力创新成果二等奖,“对接煤电产业需求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基于产学合作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深化教学改革 提升育人质量

以新工科建设为统领,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各项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推进组织模式创新、理论研究创新、内容方式创新和实践体系创新。注重现代能源体系的需求导向,注重产(科)教跨界交叉融合,注重人才支撑服务,探索建立工程教育新理念、新标准、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新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师资队伍、重构课程体系、开发新型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等,统筹推进专业建设综合改革。构建“产学研用”多要素融合、多主体协同的育人机制,对自动化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关键作用,对现代能源体系新技术和新产业发挥引领作用,专业人才培养满足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急需,课程建设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展示国家级一流专业示范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让学生忙起来、让教学活起来、让管理严起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山西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人才支撑作用。

自动化专业在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中持续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真正做到“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所有课程实施全过程评价考核,改变“期末一考定成绩”的做法,将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均计入总成绩,平时考核不少于6次。为了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把企业中正在使用的控制方案、设备引入实验室、课堂,缩短学生的岗位适应期。学生在“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均取得不俗成绩。为进一步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毕业论文进行全过程管理,严把质量关,组织专业全体教师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审核,从难度和内容方面进行把关,要求选做硬件的学生需要做出产品,在毕业答辩会上予以展示。本科就读自动化专业、硕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现任职于某研究所的张鹏欣说:“当今时代,缺的是高精尖技术方向的人才。我在本科阶段通过科研训练、实习实训、参与比赛,明白了自己未来期望从事的领域是什么,清楚知道了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是什么,为我继续深造,甚至工作都打下了坚实基础。”现就职于广东大唐国际雷州发电有限公司的自动化专业学生吴国华说:“本科课堂和科研训练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理论基础,在电厂实践过后才会发现,本科专业的学习,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

推进产学合作 培养工业4.0应用型人才

自动化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是自动化专业较为突出的育人特征。专业依托产学合作,搭建起支撑专业办学的教学科研平台,广泛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确保实践的工程化。目前,专业参与建设复杂系统与数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有山西省先进控制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先进自动化联合示范实验中心、自动化电力行业示范中心、煤化工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离散智能制造综合实验实训中心、山西省风电机组监测与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1331风电机组监测与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英智慧能源控制与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其中大多数平台都是与西门子、罗克韦尔公司等大型企业共建而成。此外,专业与山西河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晋能控股电力集团阳泉第二发电厂、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多家电力、科技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培养研究生、本科生和年轻教师,形成了以“科技创新带学风、学风建设促创新”的良好氛围,学生的专业能力、工程素养显著提高。建于平朔煤矸石发电有限公司的研究生工作站获批省级“电站控制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等专业竞赛,获得国家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3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毕业生升学就业率保持领先,能源电力行业就业率占比50%。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用人单位充分肯定。(通讯员:山西大学 蓝匀 瑄瑄 马维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