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 >
目标管理体系怎么建立_目标管理体系_热推荐

时间:2023-05-30 14:07:07    来源:互联网

1、生产经营单位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

2、加强各项安全生产管理,从根本上预防和消除生产安全事故是生产经营单位的重要职责。

3、  第一节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是安全生产目标与安全生产责任管理的综合。


(相关资料图)

4、安全生产目标是生产经营单位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安全生产总目标;安全生产责任是生产经营单位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的责任;安全生产目标只有通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才能完成,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是为了完成各项安全生产的目标。

5、  一、安全生产目标  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加强工作目标管理,制定自上而下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目标,形成以总目标为中心的全体人员参与的完整安全生产目标体系。

6、  安全生产目标值的确定  要在生产经营单位中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首先要将安全生产任务转化为目标,确定目标值。

7、主要目标值有:  (1)工伤事故的次数和伤亡程度指标。

8、  (2)安全投入指标。

9、  (3)日常安全管理的工作指标。

10、  2、安全生产目标体系的建立  安全目标体系就是安全目标的网络化、细分化。

11、安全目标展开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连锁形成网络。

12、  横向到边就是把生产经营单位的总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纵向到底就是把单位的总目标由上而下一层一层分解,明确落实到人,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13、把安全生产目标有效展开,是确保体系建立的重要环节。

14、  3、安全生产目标措施体系  安全生产目标措施体系是安全目标落实的保证,它是组织保证措施、技术保证措施、管理保证措施等安全措施的具体化、系统化,是安全目标管理的关键部分。

15、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16、  (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  总要求是横向到底,纵向到边。

17、具体应满足如下要求:  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要求;  2、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3、要根据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既明确、具体,又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  4、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制定和落实,并应适时修订;  5、应有配套的监督、检查等制度,以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

18、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原则  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根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来确定,在制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2、要充分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3、突出重点的原则。

19、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就是对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个人在生产过程中应负的安全生产责任,以条文的形式做出的明确规定。

20、  在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时,条文中应体现出:  ⒈安全要求,这些安全要求主要是为了保证有效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1、  ⒉安全管理内容,即为了安全生产,要进行哪些常规检查和防范工作。

22、  ⒊安全管理人员,即哪个岗位由哪个人负责,安全责任要落实到人。

23、  ⒋明确具体的安全责任,即对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由谁负责,负什么责任。

24、  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纵向方面, 从最高管理者、管理者到一般职工的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是横向方面,如安全、设备、技术、生产、基建,人事、财务、设计、档案、培训、宣传等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5、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6、其职责为:  ⑴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⑵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⑶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⑷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⑸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⑹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7、  ⒉其他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主要负责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28、  ⒊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按照本机构的职责,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对本机构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29、  ⒋职能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本人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安全生产工作。

30、  ⒌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

31、贯彻执行本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督促本班组的工人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切实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

32、  ⒍岗位工人: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33、岗位工人要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

34、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35、  (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之付诸实施。

36、1·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2·加强安全责任制的教育;  3·发动全员参与;  4·将安全生产责任制条文可操作化;  5·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

37、  三、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  安全目标责任管理实际上就是安全生产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的责任落实。

38、包括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的融合,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的评价与考核,安全生产责、权、利相结合等环节。

39、  (一)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的融合  1·建立安全目标分级负责的安全责任制。

40、  2·建立各级目标责任管理组织。

41、  3·将目标化整为零,采用PDCA循环法"逐一实施。

42、  PDCA循环就是按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科学流程进行循环管理。

43、  P阶段:计划阶段,主要是制订实施目标的具体措施。

44、通过分析目标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找出的原因,制订对策计划。

45、  D阶段:实施阶段,按制订的对策计划和措施具体组织实施和严格地执行的过程。

46、  C阶段:检查阶段,即检查效果。

47、根据所制订的措施计划检查进度和实际执行的效果是否达到目标的要求。

48、  A阶段:处理阶段,即总结经营,巩固成绩。

49、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纳入有关的标准、规定和制度中,以便其他目标实施时有所遵循。

50、把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整理,记录在案,作为前车之鉴,防止以后再次发生。

51、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52、  (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的评价与考核  安全生产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和完成后,都要对各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责任落实。

53、检查是评价和考核的前提,是确保实现目标的手段。

54、  1·评价内容。

55、一般包括各层次目标执行情况的汇总,各类存在问题的汇总,目标管理整套思路和方法的优劣等。

56、  2·评价方法。

57、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百分分配法和综合评价法。

58、百分分配法即我们常用的打分法。

59、综合评价法的公式为:  综合评价:完成程度×困难程度÷努力程度±修正值。

60、修正值是因客观条件出乎意料的变化,使目标完成比制定  目标时变难(+)或变易(-)而给定的一个修正系数。

61、三者比例应事先确定,比例大小为:  完成程度≥困难程度≥努力程度。

62、  3·评价步骤。

63、首先,目标执行者对目标完成情况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对完成目标所实施的方案、手段、条件、进度等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  训。

64、其次,上级以检查结果为依据,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对目标执行者目标执行情况作出科学评价,找出成功点和挫折点。

65、  4·考核。

66、评价考核标准分为集体或个人考核标准两类  (三)安全生产责、权、利相结合  单位实行安全目标责任管理时,要明确职工在目标管理中的职责。

67、同时要赋予他们日常管理的权力,权限的大小应根据所担负的目标责任的大小和完成目标任务的实际需要来确定,还要给予他们应得的利益。

68、只有责、权、利的有机结合才能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安全目标管理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69、  在企业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方面,不少单位总是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设施投入和教育培训等方面入手,这些因素固然重要,但如果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增加安全心理研究,让影响员工安全的心理因素得到释放,从而提高自身的本质安全度,无疑对安全生产工作会起到一种本质上的保证作用。

70、  一般来说,如果员工的心态良好、情绪稳定,安全素质高,肯定会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克服常人容易形成的侥幸心理、惰性心理和麻痹心理,使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变得积极主动。

71、  一、事故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人的气质与性格是紧密相联的,胆汁质类型的气质与鲁莽,抑郁质类型的气质与怯懦,多血质类型的气质与嬉戏,粘液质类型的气质与懒惰都是不可分的。

72、因此,分析事故原因,不仅要分析物质方面的原因,还要分析人的原因,即不安全行为和导致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心理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人为事故的发生。

73、  二、人的不安全行为  在分析事故原因中的心理因素时,我们有必要掌握不安全行为的种类,从而进一步分析心理活动的过程,找出发生事故的次要原因。

74、  不安全行为的概念: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称为不安全行为。

75、  (一)安全标准化内容  安全标准化的基本内容就是生产经营单位在各个生产岗位、生产环节的安全质量工作,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的规定,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使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

76、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主要表现为:  1·从安全基础工作人手,制订各工种、各岗位的安全操作标准,使每个从业人员按岗位标准进行操作。

77、  2·规范企业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避免管理上出现漏洞,存在隐患。

78、  3·从本质上、技术上解决问题,促进作业条件改善、技术装备达标,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79、  4·落实企业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完善标准化操作的考核和评级办法,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

80、  (二)安全标准化特点  1·突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强调企业生产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法制化;  3.体现安全与质量、安全与健康、安全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  4·起点更高,标准更严;  5·对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拓展、规范和提升。

81、  (二)分解落实安全标准化责任  把安全标准化工作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企业和企业的各个岗位,形成层层把关负责、配套联动的责任体系。

82、  (三)建立安全标准化工作网络和监控机制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各企业的车间、班组、岗位都要有专兼职人员,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网络,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标准化活动申遇到的各项问题,做到处处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使安全质量工作始终处于有效的监督控制状态。

83、  (四)完善安全标准化考核制度  企业要建立每月检查、每季考评、半年总结、全年评比的安全质量考核制度。

84、考核评价工作可以引人社会申介机构参与,严格考核,增加公正性与可信度。

85、  第四节 安全技术措施管理  一、安全生产投入  安全生产投入项目范围: 主要用于建设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工程、通风工程等;增设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  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按照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如用于制定及落实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86、  二、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 包括全部以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事故发生和职业病危害为目的的一切措施。

87、是"预防为主"工作的具体体现。

88、  (一)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原则  5·连锁原则。

89、应给有危险的设备安装连锁装置,一旦操作者违章作业或设备处于危险状态,连锁装置可以使设备立即停止运转。

90、  6·设置薄弱环节。

91、如保险丝、易熔塞,安全阀等,一旦危险发生,薄弱环节首先动作,以减免或减少整个系统的损失。

92、  7·合理布局原则。

93、科学地进行各种设备的布局设置,合理安排多层次作业场所。

94、  8(二)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内容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单位和工作场所、措施名称、措施内容与目的、经费预算及来源、负责设计、施工单位及负责人、措施使用方法及预期效果。

95、  应当注意,不属于安全技术措施范围的医疗、福利、消防和一切生产上的设施不能列人安全技术措施项目。

96、如安全技术各项设备的一般维修、消防措施、集体福利设施、厂房维修以及个体防护用品、保健饮料等属于安全生产日常开支项目,均不应列入安全技术措施范围内。

97、  ·加强原则。

98、对安全关系重大的部件,设计时要加大安全系数。

99、  (二)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内容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单位和工作场所、措施名称、措施内容与目的、经费预算及来源、负责设计、施工单位及负责人、措施使用方法及预期效果。

100、  应当注意,不属于安全技术措施范围的医疗、福利、消防和一切生产上的设施不能列人安全技术措施项目。

101、如安全技术各项设备的一般维修、消防措施、集体福利设施、厂房维修以及个体防护用品、保健饮料等属于安全生产日常开支项目,均不应列入安全技术措施范围内。

102、  (三)安全技术措施经费  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安排适当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以及其他安全生产投人。

103、安全措施经费则是安全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104、  1·安全生产投入水平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安全投人占GDP的比值为0·703%,其中安全措施经费的水平为:企业安全措施经费占GDP的比值为0·412%;职工人年均安全措施经费为335·2元。

105、而20世纪末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安全投资达到了GDP的1·5%。

106、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遏制重大事故发生,提高我国的安全生产水平,必须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107、  2·安全措施经费的合理投入  生产经营单位应该走内部挖潜和适当扩大投资规模相结合的路子,同时改进安全生产资金的管理方式,调整目前企业安全生产投资的结构。

108、  合理的安全投入结构是将安全投人的三部分:安全措施经费、个人防护用品投人与职业病费用进行合理分配,基本体现企业安全措施经费投入与个人防护用品之比为1·58:1,企业安全措施经费投人与职业病费用之比为12·4:1,只有进行合理的安全投入,才会收到最大的安全效益。

109、  (四)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是通过将安全技术措施编人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实施计划的方式来完成。

110、  生产经营单位一般应在每年的第三季度开始编制下年度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111、各级在编制下年度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时,对于每项安全技术措施,应该明确负责设计、施工单位或负责人,开工及竣工日期,经费预算等具体内容。

112、  第五节 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  一、"三同时"的定义:  “三同时”是指一切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引进的建设项目,其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13、  "三同时"的有效实施可以实现从源头上消除各类项目可能造成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危险因素,保护员工的安全健康,保障新工程项目正常投产使用,防止事故发生,避免因安全问题引起返工或采取弥补措施造成不必要的投入。

114、  二、"三同时"的内容:  “三同时”实施的关键就是从项目论证到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按规定进行严格审查,实施有效的审查管理,保障项目的安全性,防止建设项目“带病”投入运行而埋下事故隐患,"三同时"的审查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

115、  (一)可行性研究  建设单位或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进行劳动安全卫生论证,并将其作为专门章节编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6、同时,将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所需投资纳入投资计划。

117、  对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并委托本建设项目设计单位以外的、有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资格的单位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⒈大中型或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  ⒉火灾危险性生产类别为甲类的建设项目;  ⒊爆炸危险场所等级为特别危险场所和高度危险场所的建设项目;  ⒋大量生产或使用Ⅰ级、Ⅱ级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建设项目;  ⒌大量生产或使用石棉粉料或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料的建设项目;  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确认的其他危险、危害因素大的建设项目。

118、  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应采用先进、合理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分析建设项目中潜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提出明确的预防措施,并写入预评价报告。

119、预评价单位在完成预评价工作后,由建设单位将预评价报告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

120、  《劳动安全卫生专篇》的主要内容包括:  ⒈设计依据;  ⒉工程概述;  ⒊建筑及场地布置;  ⒋生产过程中职业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  ⒌劳动安全卫生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  ⒍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⒎专用投资概算;  ⒏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主要结论;  ⒐预期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21、  (三)施工  建设单位对承担施工任务的单位提出落实"三同时"规定的具体要求,并负责提供必需的资料和条件。

122、  施工单位应对建设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123、  (四)试生产  建设单位在试生产设备调试阶段,应同时对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进行调试和考核,对其效果做出评价;组织、进行劳动安全卫生培训教育,制定完整的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规章制度及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

124、  建设单位在试生产运行正常后;建设项目预验收前,应自主选择、委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认可的单位进行劳动条件检测、危害程度分级和有关设备的安全卫生检测、检验,并将试运行中劳动安全卫生设备运行情况、措施的效果、检测检验数据、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写入劳动安全卫生验收专题报告,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批。

125、  (五)劳动安全卫生竣工验收  建设单位在试生产阶段进行安全卫生检测检验,编制完成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验收专题报告后,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批。

126、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建设单位报送的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验收专题报告,对建设项目竣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验收。

127、  三、危险源管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危险源确定后,在对危险源进行系统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源重点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日常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应急措施、考核奖惩制度等。

128、  二明确责任、定期检查  应根据各危险源的等级,分别确定各级的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应负的具体责任。

129、特别是要明确各级危险源的定期检查责任。

130、除了作业人员必须每天自查外,还要规定各级领导定期参加检查。

131、对于重点危险源,应做到:⒈厂长月查;⒉车间主任周查;⒊工段、班组长日查。

132、对于低级别的危险源也应制定出详细的检查安排计划。

133、对危险源的检查要对照检查表逐条逐项,按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检查,并作记录。

134、如发现隐患则应按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反馈,使其及时得到消除。

135、  三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  要建立健全危险源信息反馈系统,制定信息反馈制度并严格贯彻实施。

136、对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应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按照规定分级实行信息反馈和整改,作好记录,发现重大隐患应立即向安全技术部门和行政第一领导报告。

137、信息反馈和整改的责任应落实到人。

138、(四)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  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工作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外,还应建立健全危险源的安全档案和设置安全标志牌。

139、  应按安全档案管理的有关内容要求建立危险源的档案,指定由专人保管,定期整理。

140、  应在危险源的显著位置悬挂安全标志牌,标明危险等级,注明负责人员,按照国家标准的安全标志表明主要危险,并扼要注明防范措施。

141、  四、应急救援  安全生产的目标是防止事故的发生,但当事故不可避免地发生时,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事故损失,控制事故的扩大。

142、事故应急救援是控制事故扩大,减少事故损失的有效途径。

143、  (一)企业的应急救援纽织  根据归口管理原则,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救援机构人员组成与职责如下,  ⒈指挥中心成员的组成及职责  (1)总指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  (2)副总指挥:由安全科、处长或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副职负责人担任,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3)指挥部成员: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进行工作。

144、  2·各事故应急小组由各职能部门的人员依据职责分工组成  (1)现场指挥组 由保卫科和安全科的人员组成,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2)事故处置组 由生产科、设备动力科的人员组成,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同时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  (3)医疗救护组 由卫生科的人员组成,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4)物资供应组 由供应科、总务科的人员组成,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5)善后处理组 由工会、环保科组成,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无害化处理、监测工作及善后处理工作。

145、根据救援实际需求情况,组成的各救援应急小组与指挥中心共同构成某企业的救援组织。

146、  因应急救援队伍各部分担负的任务不同,各部门人员在综合素质、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147、  各部门的职责如下:  1·救援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是事故救援工作的指挥机构和指令的传输中心,由总指挥、指挥人员、通讯人员组成。

148、指挥中心职责为:  (1)执行国家有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法规和政策。

149、  (2)分析灾情,确定事故救援方案,制定各阶段的应急对策。

150、  3)发生事故后,负责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向救援部门发出各种救援行动指令。

151、  (4)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152、  (5)为救援提供物质保障及其他保障条件。

153、  (6)负责内、外信息的接收和发布、向上一级救援机构汇报事故救援情况。

154、  (7)组织预案的学习、演练、改进。

155、  (8)负责了解、检查各救援部门的工作,及时提出指导或改进意见。

156、  (9)适时调整各救援部门人员组成,保证救援组织正常工作。

157、  (10)对预案的执行或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比。

158、  (11)向有关新闻机构发布事故及救援信息。

159、  (12)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及救援情况。

160、  2·应急救援专家组  应急救援专家委员会应由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其职责如下:  (1)负责对事故危害进行预测,对重大危害控制系统进行评价。

161、  2)协助建立重大危险源、危险设施、主要化学毒物数据库,向各有关机构提供咨询和应答。

162、  (3)为救援决策提供依据和方案,为事故预案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163、  (4)对编制人员进行培训,负责咨询和专业讲座。

164、  (5)对编制的事故预案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165、  (6)及时通报事故源的变化、新救援技术的发展情况,为预案的修订提供依据  3·救护队  由医务人员和志愿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现场救护。

166、  (2)转运受伤人员过程的医疗监护。

167、  (3)为现场救援人员提供医疗咨询。

168、  (4)对群众做自救与互救的宣传。

169、4·应急救援专业队  应急救援专业队由工程抢险人员、消防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有:  ⑴抢修被事故破坏的设备,道路交通设施,通讯设备、设施;  ⑵修复用电设施;或铺设临时线路,保证事故应急用电。

170、  ⑶扑灭已经发生的火灾;及时撤走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或物质。

171、  ⑷控制重大危险源灾害的进一步发展。

172、  ⑸维修各种因事故造成损害的其他急用设备、设施⑹设法使可能引发事故或导致事故扩大的设备、设施停止运行。

173、  5·后勤保卫组的职责  ⑴维持现场秩序;  ⑵进行人员疏散,保证人员安全撤离;  ⑶保证交通路线畅通,保障救灾物资安全、顺利到达目的地;  ⑷事故发生后,控制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174、  第七节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175、企业安全生产就是要保证生产过程中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176、实现设备管理标准化必须从设备的选购开始,到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报废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177、  一、企业设备管理总体要求  企业生产设施的主管部门和生产车间应建立生产设施台账和生产设施技术档案。

178、对设备出现的故障和检测、维修情况及时记入生产设施技术档案。

179、  (一)企业要实行专人负责安全设施的管理制度,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安全设施齐全有效。

180、  太多了,你要的话给我邮箱地址发给你。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