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荐 他做官。
2、他做过刺史,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 他王右军)。
3、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
(资料图片)
4、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 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 划破了。
5、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 名。
6、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
7、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
8、有个老 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
9、那种 竹扇很简陋,没有什 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 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 ,老婆婆十分着急。
10、 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 字,当然卖不出去。
11、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 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
12、 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
13、老 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
14、 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
15、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 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
16、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 法,都抢着买。
17、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18、 许多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
19、但是王羲之却有他 特殊的癖好。
20、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
21、 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
22、可是他知道王 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
23、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 一批品种好的鹅。
24、 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真的跑去看了。
25、当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见到河 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 逗人喜爱。
26、 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看看,简直舍不得离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 卖给他。
27、 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到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 您好了。
28、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
29、” 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
30、 王羲之教子习书法 尤克勤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
31、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
32、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
33、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34、”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
35、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
36、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
37、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
38、“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
39、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
40、”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
41、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
42、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
43、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44、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
45、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46、”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
47、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
48、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
49、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50、 王羲之天台山拜师 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
51、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
52、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
53、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
54、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
55、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
56、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 “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
57、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已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58、” 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
59、” 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
60、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
61、”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
62、”说罢去了。
63、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 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
64、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
65、 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
66、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经洞》,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
67、今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东床择婿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68、当时,有一位大官,名叫郗鉴,他是个很爱才的人,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郗老大人动了不少脑筋。
69、后来,他打听到王家子弟一个个相貌堂堂,才华出众,就想缩小范围,在这几个青年人当中选择一个做他的女婿。
70、消息传来,王家子弟一个个兴奋而又紧张,他们早听说郗小姐人品好,有才学,谁不想娶她作妻子呢?于是,一个个精心修饰一番,规规矩矩地坐在学堂里,表面上是看书,心儿早就飞了。
71、 可是东边书案上,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
72、只见他还象平常一样随便,好象压根儿没有这回事似的,仍在聚精会的地挥笔写字。
73、这天,天气并不热,可是这个青年人却热得解开了上衣,露出了肚皮,也许是早上没来得及吃饭吧,他一边写字,一边抓起冷馒头咬一口,无拘无束地咀嚼着,眼睛还一个劲地盯着面前的毛笔字,那紧握毛笔的右手,一时一刻也没有松开,有时还悬空比划着写字,那一副认真的神态,使人禁不住发笑。
74、 郗鉴派来了自己的代表在学堂进行了一番观察了解后,就回去了。
75、在他看来,王家子弟一个个都不错,彬彬有礼,年青英俊,才华洋溢,简直没法说哪个最好,哪个较差。
76、不过,要说表现不那么使人满意的,倒有一个。
77、他坦胸露腹,边写字还边啃馒头,样子太随便了,好象对于老大人选择女婿这么一件大事,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 这郗大人听了回报,恰恰对那位举止“随便”的青年有兴趣。
78、他详细问了情况,高兴地将两个手掌一合,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
79、”这是怎么回事呢?郗老大人认为,这个青年不把个人的事儿放在心上,而是集中精力于书法事业,这正是有出息的表现,有这样的钻劲、迷劲,是不愁不成才的。
80、 你猜这位青年是谁?不是别人,正是王羲之,后来他真的成了杰出的书法家。
81、这说明,郗老大人是有眼力的。
82、这里还顺带说一句,王羲之的夫人、郗鉴的女儿,她也是个书法家,对王羲之的帮助可大了。
83、她的儿子王献之,后来也成了有名的书法家,这里面也有她的一份功劳呢。
84、 吃饺子 一天,王羲之路过集市,见一家饺子铺门口,人声喧嚷,热闹非常。
85、尤其是门旁的那两幅对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十个字,横匾上写的是“鸭儿饺子铺”。
86、但是字却写得呆板无力,缺少功夫。
87、 王羲之看罢,心中暗想:这样的赖字,也配写匾?又一琢磨:“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
88、——好家伙!这里到底是什么人的买卖,竟能如此夸口? 走近一瞧,见铺内有口开水大锅,设在一道矮墙旁边。
89、包好的白面饺子, 好似一只只白色的小鸟,一个接一个地越墙飞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滚沸的大锅。
90、一锅下满,不用招呼,“小鸟”就停飞了。
91、等到这锅饺子煮好,捞完,“小鸟”又排队一样飞来,准确无误。
92、 王羲之十分惊奇,就顺手掏出一些散碎银两,要了一大碗饺子,然后坐下。
93、这时他才发现,饺子个个玲珑精巧,好象浮水嬉戏的鸭儿,真是巧夺天工的奇货!他用筷子将饺子夹起,慢慢地送到嘴边,轻轻地咬了一口。
94、顿时,清香扑鼻,鲜美满口。
95、不知不觉间,把那一大碗饺子,全吞到了肚里。
96、 一顿饱餐之后,王羲之对自己说:这鸭儿饺子果然不错!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字写得太差,与这美味饺子实在不能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他们另写一副对联,也不辜负我来此一场——想到这里,他便问店伙计:“请问店主人在哪里?” 店伙计用手指着矮墙说:“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墙后。
97、” 王羲之绕过矮墙,见一白发老太婆坐在面板之前,一个人擀饺子皮,又包饺子馅,转眼即成,动作麻利极了。
98、更令人惊奇的是,包完之后,白发老太婆便随手将饺子向矮墙那边抛去,鸭儿饺子便一个一个依次越墙而过。
99、 老人的高超技艺,使王羲之惊叹不止。
100、他赶忙上前问道:“老人家,象您这深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老人答道:“不瞒你说,熟练需五十年,深熟需一生。
101、” 听了这话,王羲之沉默了一会,好象在品尝这句话的滋味。
102、然后又问:“您的手艺这样高超,为什么门口的对子,不请人写得好一点呢?” 老人气鼓鼓地说;“相公有所不知,并非老身不愿意请,只是不好请啊!有的人写字刚有了点名气,就眼睛向上,哪里肯为我们老百姓写字。
103、其实,照我看,他们写字的功夫,还不如我这扔饺子的功夫深呢!”老人的活不一定是指王羲之,可是王羲之听了,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羞愧难当。
104、于是,他特意写了一副对联,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这位老人。
105、 王羲之卖当 作者: 曹德全 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很爱游山玩水,走进自然景物之中。
106、那年春天, 他去杭州探访好友,走到苏州地面,步上一座石桥,举目四望,见前边有一座小 村庄,飘扬的酒旗在落日的余辉中闪光,袅袅的炊烟从茅屋顶上缓缓升起,三三 两两的农人向村庄走去,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他有些流连忘返,在桥边 停下,月亮升起的时候,村庄一片朦胧,更是一番景致,沽来一壶清酒,买了几 盘小菜,自斟自饮起来,夜半时分,带着几分醉意,渐渐睡去。
107、 第二天醒来,忽觉头上沉重,回到馆舍躺下就病了,书童请来了苏州的名医 为王羲之诊治,王羲之整整病了一个月。
108、出门时身上所带的盘费也已用光,要到 杭州看朋友也不能了。
109、这怎么办?他想了想,忽然记起,在他住的旅馆对面有一 个当铺,他记得那个“当”字已经破旧不堪了,我何不写个当字去当了?这是个 好主意,于是就叫书童铺纸磨墨。
110、他写好一个当字,叫书童拿 去当了,价格是30 两银子,少一个子儿也不当。
111、 书童来到当铺,展开王羲之的字,老板一看,果然是个好字,就问当多少 钱,书童说30两银子,少一个子儿也不行。
112、老板端详着,说:“好字是好字,只 是带着病容,不值不值。
113、” 书童回来把老板的话说给王羲之,王羲之说:“嘿,我看得起你你倒牛起来 了,好!我就再写一个。
114、”王羲之又写了一个字,让书童拿去,老板一看,说 道:“这个当字比那个有力多了,只是带着孤气和怒气。
115、就这吧,我要了。
116、” 交给书童30两银子。
117、 王羲之有了钱,又可以上路了。
118、 他来到杭州,见了朋友,朋友设了一桌好酒招待王羲之,在座的有一位朋友 的亲戚,开着一个当铺,想求王羲之写个当字,当做招牌,王羲之说:“我已经 写好了一个当字,你去取回来就是了。
119、”王羲之把当票掏出来,交给那人。
120、那人 带着银两就望苏州而去。
121、 到了苏州,见了当铺老板,就要回当。
122、老板听他不是本地人,跑这么远要回 当,以为他是个疯子。
123、一看当票是真的,老板想坑他一家伙,算盘子一拨拉,连 本带利开口要他40两,那人掏出40两给了老板。
124、老板有点纳闷,明显是坑他,他 却喜滋滋地掏出40两银子赎当。
125、就问他:“请问,这个字有什么珍贵的?” 那人说:“这是当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
126、你老先生有眼不识金镶玉, 哼!再会!” 老板急了。
127、喊道:“你回来,我拿50两银 子要了你的当字,要不100两,100 两!” 那人听都没有听,回到杭州,见了王羲之,交出了那个当字。
128、 王羲之接过来看都没看,“嚓嚓”两下把那个字撕了个粉碎。
129、那人可惜得不 得了,一步晚了,没能救出那个当字。
130、 王羲之笑笑说:“生意人最重要的是一个‘和’字,和气生财么,这个字是 我病好后心情不好的时候、在发脾气的时候写的,带着几分怒气,不好,我现在 再给你写一个,包准你挂出去能发财。
131、” 于是,杭州的朋友展纸磨墨,王羲之运气着力,挥笔写下一个很大的‘当’ 字。
132、在场的朋友们无不称奇,人人都夸这个当字极好极好。
133、 这个当字经高级工匠刻制,挂在杭州城的通衢大道处,非常显眼,生意也非 常热闹。
134、从此以后,杭州城的当铺成了全国最出名的当铺。
135、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136、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137、 这是古代一个七岁的儿童写的诗。
138、这首诗写得真好!你看;在小作者的笔下,鹅是多么美丽,多么可爱! 说到对鹅的喜爱,比较突出的,要算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了。
139、这里就有一段故事: 据说,品性高洁的王羲之对做官没有多大兴趣,就离开嘈杂烦闷的京城,来到了风景宜人的江南,他在绍兴一带居住时,经常漫步在水乡泽国,观察群鹅。
140、一只又一只的鹅啊,羽毛整洁美丽,体态雍容华贵。
141、它们有的浮游,有的高歌,有的嬉戏。
142、……·他入迷地看啊,看啊,有时竟忘了回家吃饭。
143、 有一天,他惊喜地发现,有只鹅长得不同寻常,它的羽毛象雪一样白,顶冠象宝石一样红,尤其是叫声分外悦耳动听,他非常喜爱,立即派人到附近去打听,想把这只鹅买下来,就是多出一倍的钱,也在所不惜。
144、一了解,原来鹅的主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老人家身边没有什么亲人,只有这只白鹅做伴。
145、她虽然家里很穷,这只鹅却怎么也舍不得。
146、王羲之知道了这些情况后,完全体谅老人的心情,表示不买这只宝贵的鹅了。
147、为了进一观察,他决定登门拜访。
148、 再说这位老妇人,当她听说是书法家王羲之要到她家来参观时,高兴极了,可是拿什么来招待贵客呢?老人家正在犯愁,忽然院子里响起了“哦——啊——”的叫声。
149、噢,有了,为了招待客人,老人就把心爱的白鹅杀了,做了一道美味的菜肴,等待王羲之的到来。
150、 不一会儿,王羲之迈着匆匆的步伐走进这简陋的茅屋。
151、当他了解到热情慷慨的主人把仅有的一只心爱之物拿来待客时,眼睛湿润了:他为这只鹅的死感到可惜,更为主人的盛情所感动……于是,他要人找来墨笔,在随手带来的六角竹扇上挥毫写字,递与老妇人,嘱咐说:“老人家,我没什么感谢您的,请把这个扇子拿到市上,卖上一百钱,用来贴补生计吧。
152、”老人推辞不要,羲之深情地说:这是我孝敬你老人家的一点心意啊!。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