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人民网成都4月25日电 近年来,四川省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4月24日,在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宋秋就该问题做出回答。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巴蜀儿女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宋秋介绍,四川省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8项、国家非遗代表性项目153项,拥有省级项目1132项、市级3761项、县级5542项,在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水平,是名符其实的非遗大省。
近年来,四川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强化对公共非遗项目的共同保护。一方面开展立法保护。四川省在全国较早颁布实施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阿坝、甘孜、凉山三州分别出台了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德阳市针对“绵竹年画”专门制定了《绵竹年画条例》,这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对加强非遗的保护,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作出了明确的安排。另一方面,根据部分非遗项目具有区域公共属性,大力推进非遗项目申报地理标志,蜀锦、蜀绣、郫县豆瓣、荥经砂器等一百多项非遗项目已经成功被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鼓励各市州培育自己的非遗公共品牌,比如成都市实施“公共品牌+企业品牌”非遗双品牌战略,300多款新开发产品纳入了“成都手作”非遗品牌体系。
引导非遗机构及传承人加强自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持续开展传承人研修培训,不断强化非遗机构及传承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多次组织非遗机构和传承人参加香港授权展、川港文旅对接会等展会,用“走出去”的方式来开展非遗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非遗机构和传承人能够熟练运用版权登记、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手段来保护自有知识产权,开展授权合作,实现市场价值。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知识产权保护部门通过强化法规制度、搭建服务平台、培育非遗公共品牌等多种方式推动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利用。”宋秋表示,目前,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正在联合省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建设四川省非遗数据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为非遗机构和传承人开展非遗知识产权的确权、交易、授权提供便利。(赵祖乐、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