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常银转债上市,至此本月已经发行8只可转债,发行总额合计101.1亿元。今年以来可转债发行热度持续升温,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年内已发行可转债112只,同比增长27.3%,发行规模合计1765.24亿元,同比下降9.2%。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曹源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非金融企业可转债发行数量和规模较去年同期显著增加,可转债发行数量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不过,由于非金融企业单笔发行规模较小,可转债市场发行金额下降。
目前,齐鲁银行80亿元可转债已获证监会核准,厦门银行50亿元可转债发行申请已获证监会受理,长沙银行、瑞丰银行、民生银行可转债预案也已通过股东大会并对外披露。曹源源表示,这在短期内仍有望带动可转债发行规模大幅增加。
“可转债市场对弱信用资质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今年以来债项信用等级AA-及以下可转债发行数量较去年大幅提升,可转债发行的信用级别中枢从AA迁移至AA-。”曹源源说。
从行业看,今年可转债发行数量居前五的行业依次为电力设备、基础化工、机械设备、医药生物、汽车。其中,电力设备行业可转债发行规模占比超过银行业,高达26.39%。
曹源源表示,总体来看,可转债市场作为中小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资渠道,已成为资本市场切实服务国家精准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做优产业的重要金融工具,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陈昱成看来,中小民营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大大提高了市场资源的配置力量,投融资功能也将得到有效发挥。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可转债新规的推出,可转债交易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今年8月1日,可转债新规开始实施。沪深交易所设定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可转债上市后的首个交易日涨幅比例为57.3%、跌幅比例为43.3%。从次日起,涨跌幅比例为20%。
按成交额来看,8月份可转债市场成交额为1.72万亿元,较7月份下降26.8%;9月份可转债市场成交额降至9759.42亿元,较8月份下降43.4%;10月份以来成交额为3117.53亿元。按上市首日涨幅来看,8月份以来32只可转债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26.23%,个券最大涨幅57.3%,上市首日价格暴涨现象明显减少。例如,常银转债上市首日涨幅18.79%,上市首日换手率80.98%。
曹源源表示,8月份可转债新规实施以来,可转债二级市场主要呈现出三大变化:一是可转债市场投机炒作现象得到明显遏制,成交额和换手率畸高的个券数量锐减,大量双高个券估值出现主动压缩;二是可转债与正股联动更加紧密,可转债估值更趋合理,8月份以来可转债个券价格变动多以正股表现为支撑,且在涨停机制约束下个券超涨和估值大幅拉升的现象锐减,市场对可转债的估值定价更趋理性;三是上市公司可转债强赎和下修公告更加及时,尤其是条款触发后对于是否行权、行权日等内容做了更加规范、准确的披露,这对增强市场透明度、稳定市场预期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体来看,可转债新规在规范转债市场交易行为、引导可转债市场定价机制更加合理等方面已发挥出积极作用。”曹源源说。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谢后勤也表示,可转债是资本市场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品种之一,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更需要严格的监管措施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引导可转债市场健康长久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融资发展便利。
(责任编辑: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