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蒋璟璟
近日,“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开始断亲了”的话题冲上热搜。相关话题下,不少网友表示“因为亲戚太八卦”“没有共同经历,更没有共同话题,聊不到一起去”“因为假期太少了,每年亲戚都走不过来”……“断亲”的背后,有观念的冲突,有亲情的复杂,也有青年人的无奈。谈及“断亲”原因,不少网友指出:亲戚之间,常常是在互相攀比,让人感到心很累。地理距离带来的心理疏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国青年报)
所谓“年轻人断亲”一说,尽管有些夸大其词但也非空穴来风。就此课题,有学者进行了专业的调查,一份针对1200份有效样本的统计显示,在中国,18岁以下的人群中,有63%的青少年与他们的亲戚之间处于“几乎不联系”的状态;在18-25岁、26-30岁的90后青年人群体中,大多数人只是“偶尔与亲戚有联系”。“消失的亲戚”已是常态。
当然了,“不联系”与“断亲”终究是两个概念。“断亲”是一种有意识的“亲缘整理”,是主动选择的“不相往来”。而现实中,很多亲戚之所以“消失”,并不是因为“断亲”,而是种种原因所导致的“疏远”。与其说是“断舍离”,不如说是“走着走着就远了”。非但如此,在社交媒介的话语口径内,七大姑八大姨为代表的“亲戚”,更是被赋予了催婚、打听收入、多管闲事、搬弄是非的“人设”,每每被疯狂吐槽。
由于异地求学、就业等原因,家族成员四散各处,聚在一起的机会本就稀少。“走亲戚”的频次降低了,彼此的熟悉度、亲近度消弭,不可避免就疏远了。而在传统的宗族社会内,“亲戚”还是一个紧密的团体,大家相距不远,其内部日常互动是高频的,大家族式的“共济互助”还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今天,“亲戚”所代表的家族身份和共同体的护佑、支撑体系,极大弱化。“走亲戚”的底层动力,也就无从谈起了,单凭“血缘”和“情感”维持礼节性的交往,不可持续。
纵使是亲戚,也有远近亲疏之别。所以笼统地谈论“年轻人断亲”并不准确,更适合的表述是,年轻人从那种预设的家族义务和亲缘身份中抽身出来,更为自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与人际交往。一些“亲戚”所占据的位置,如今获得了更多元的替代选项,这或许反而是更有效、更舒适的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