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已成为这个时代企业面对的必答题。8月8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与深圳报业集团深新传播智库联合发布《2022中国上市公司创新指数报告》。报告显示,广东有75家企业进入创新指数500强榜单,其中深圳有中兴通讯等34家企业上榜,数量仅次于上海、北京,位居所有城市第三,显示出深圳作为创新之都的实力。报告编制团队负责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郭斌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数字化转型和国产替代蕴含重大机遇,希望深圳创新型企业能在商业模式、硬科技等方面有更大的提升。
创新企业韧性更强
创新是中国制造定位未来的必由之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飞速发展,正处在由大变强的关键跃升阶段。
市场环境的变化增强了创新对于竞争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而劳动力成本的上移也是创新成为必然选项的重要因素。
此外,近年来涌现的一系列增长机会,几乎都是由创新所引发的。这些机会的出现,甚至构成了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综合性竞争。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由于它超长的产业链条以及潜在的巨大体量,为产业链的上下游带来了巨大增长空间。
最近几年,中国企业正在经历以往从未经历过的变化与冲击。拥有更强创新能力的公司,是否能在长期性冲击下展现出更强的韧性?它们的盈利和增速是否都有更佳的表现?
报告数据分析表明,在创新指数排名中更靠前的公司,在2018年—2021年这4年间,不论是在盈利性还是在业务增长上都具有更强的韧性表现。此外,总样本中创新规模较大或创新效率较高的企业最近四年拥有相对更为稳定的资产收益率。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郭斌教授接受采访时指出,“从创新指数报告以及相关研究来看,有以下几个变化性的趋势:首先,创新相关活动的活跃度不断提升;其次,创新在区域的集聚现象;再次是越来越多A股公司开始抓住国产替代的机会;最后是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上市公司的趋势。”
在中信证券制造产业联席首席分析师杨灵修看来,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进化,庞大的工程师红利使中国制造的核心优势逐渐从“成本优先”转向“效率优先”。随着国内收入水平的提升,内需是中国的主要拉动因素,国产替代、效率提升将会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线。
深圳信息技术公司上榜多
报告显示,深圳共有34家公司入围创新指数500强,数量仅次于上海和北京。记者注意到,创新型公司存在明显的区域集中趋势,集中分布在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东南沿海与一线城市。
从省份分布来看,浙江省(82 家)、广东省(75 家)、江苏省(70家)位列前三。从三大经济区域分布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别有69家、60家、212家企业进入创新指数500强。
从城市分布来看,创新指数500强公司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是上海(58),北京(49),深圳(34),杭州(33),南京(17),无锡(17),广州(16),成都(13),苏州(12),宁波(12),共集聚了261家创新指数500强。
从目前看,创新指数城市的聚集情况与独角兽企业的城市分布基本吻合,独角兽企业也主要集中分布于以上十个城市。
数据显示,在创新指数前500强中,来自深圳的企业有34家,占比6.8%,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其中,深圳创新指数排名第一的企业是中兴通讯,位居500强第1名,其余排名靠前的公司还有迈瑞医疗、盛讯达、传音控股,分别位居第41名、第46名和第54名。
记者注意到,在深圳上榜的34家企业中,计算机、通信与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共11家企业上榜,占比32%,排名第一;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上榜企业6家,位居第二;医药制造业共5家企业上榜,排名第三。也就是说,深圳信息技术产业共17家企业上榜。
郭斌教授分析称,“深圳在前十大创新企业集聚城市当中,是唯一一个在前500强的企业数量以及前500强企业的韧性表现都位列前三的城市,显示出深圳创新实力依然不俗。”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记者表示,“深圳具备地方创新基因,人才聚集和产业集中效应也在逐步增强。在鼓励创新方面,深圳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因此诞生了华为等一批伟大的创新科技企业。深圳市政府对于科技创新企业给予各种支持,包括各种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创新和技术带来的产业附加值,有利于深圳未来的长期发展。”
上市公司关注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的战略性举措。近年来,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各行各业都逐步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由于数字化具有较强的赋能效应,正在越来越多地被企业所关注并大量运用在它们的业务运营与组织管理实践当中。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涌现,数字化正成为全球企业创新变革的重要突破点。
在创新指数报告包括的2842家企业A股公司中,其年报共提及数字化关键词60831次,平均每家公司提及21.4次。
在所有样本中,上市公司关注最多的是大数据和物联网,被关注次数均超过10000次,远超过其他所有词频;其次则是人工智能、云计算、电子商务及工业互联网。
从中可以发现,首先,数字技术本身仍是上市公司最重视的领域,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石。其次,数字技术的应用在一些场景相对较为成熟,如智能家居、智能电网、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最后,企业对于B端(企业或商家用户)互联的关注超过了C端(消费者个人用户)。
报告分析发现,创新指数排名前500企业的年报中包含数字化相关词汇12671次,占创新指数样本数字化词频总数的20.83%。创新排名越靠前的企业对数字化的平均关注更多,但是创新指数上榜企业之间差距不大。
记者注意到,所有城市均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云计算有所关注,除此之外则各具特色,如深圳和广州较为关注智能家居,北京和上海较为关注区块链,无锡较为关注智能机器人,杭州较为关注金融科技等。
对此,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数字化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最终目标是为了让企业有更高的经营绩效和更强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组合收益率略低于主流指数
报告从创新势力和创新效率两个维度,根据研发投入规模、研发人员规模、专利规模数据、平均销售利润率、研发强度指标、技术效率、商业模式新颖性七个指标,评估权重构建评估模型。在指数构建方法上,基于透明的计算方法和可复制的计算过程,采用最为精简的基础数据来映射企业的创新状态。
对资本市场而言,创新能力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风向标之一。报告选取在创新指数排行中名次靠前的上市公司形成投资组合,并以市值作为权重计算它们的投资组合收益率。
和往年的抢眼表现不同的是,今年创新指标排名前列公司投资组合收益率略低于主流指数。从2021年5月31日至2022年5月31日的一年里,在股票市场表现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以创新势力排名前30及前50的企业构成的投资组合较为稳健,其收益率超过上证50、深证100、深证300及沪深300,但不及上证指数及上证180;而以创新指数或创新效率排名前30及前50的企业构成的投资组合,整体表现略弱于主流指数。
和A股的整体表现相比,创新指标较好的企业在市场表现方面似乎受到了较为明显的负面冲击。
对此,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郭斌教授分析指出,“一方面,在新冠疫情影响尚在、逆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中国上市公司实现创新突破与成长所面临的阻力日益增加;另一方面,虽然创新驱动型企业近年来持续投入转型升级,但其效果可能需要较长时间释放,短期内目标实现尚不充分。两大趋势的混合均为中国上市公司获得优秀市场表现增添了阻力,或导致一些企业的表现未能尽如人意。”(陈燕青)